眼科光动力学疗法的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眼科光动力学疗法的护理干预

任静顾银燕张映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江苏南京210006)

【摘要】光动力学疗法能有效地破坏脉络膜新生血管,而对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几乎无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封闭典型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方法。我科为接受眼科光动力学疗法的患者制定了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方法。在治疗前制定了输注维速达尔的标准流程,确定固定的医护合作小组,详细地向患者讲解治疗中需要配合与注意的事项,保证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在治疗中严格地执行输注维速达尔的标准流程,加强医护、护患沟通,密切观察、配合,保证顺利进行。在治疗后采取电话回访的形式,观察患者在光敏反应期的表现,并进行日常生活的指导。有效地促进遵医行为,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形成了良好的医护合作模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光动力学;眼科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236-02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又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SRNV),多见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特发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眼组织胞浆菌病,好发于黄斑区,引起反复出血、渗出、瘢痕形成,进而视力丧失,是不可逆性盲的重要致病原因[1]。

光动力学疗法(PDT)是利用光化学反应选择性地阻断新生血管,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2]。PDT是指光敏剂进入体内后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产生光氧化反应,以杀伤靶细胞或损伤靶组织的血管结构的一种方法[3]。PDT能有效破坏CNV,而对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几乎无损伤。研究表明这种疗法对封闭典型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有确切的疗效。很多患者稳定了视力,阻止了视力的衰退[4]。

光动力学疗法一般不需要住院,所使用的光敏剂维速达尔,是一种进口药物,价格比较昂贵。患者在进行PDT治疗后必须根据医师的嘱咐定期复查,一般每次复查均要求做OCT检查,3个月要进行一次眼底血管造影。所以制定出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科的护理干预模式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6年05月至2017年11月共进行光动力学疗法108例(108眼)。其中男68例(68眼),平均62岁;女40例(40眼),平均61岁。现108例患者均在跟踪随访中。

2.护理干预方法

2.1接受光动力学疗法治疗前

2.1.1确定医护合作小组成员

我们采取固定的医护人员合作小组模式,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导致工作的失误。同时每位患者固定医护合作小组,避免焦虑,从而正确的配合治疗。

2.1.2制定输注维速达尔的标准流程

PDT治疗方法:治疗前准确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体表面积,根据6mg/m2的用药剂量,计算光敏剂维速达尔的总量。用5%葡萄糖充分溶解维速达尔粉剂后避光保存。散瞳后10分钟内使用微量注射泵缓慢静脉推注总量为30ml的已配置的维速达尔溶液。于开始静脉注射光敏剂15分钟后(即注射结束后5分钟)开始进行激光照射。使用裂隙灯半导体激光机,根据CNV病灶大小调整激光参数:照射光斑直径设定为CNV病灶最大直径加1000um,功率密度为600mW/cm2,波长为689nm,照射时间为83s[5]。

2.1.3确定患者后主动自我介绍,消除患者紧张、陌生等负性情绪

患者确定接受治疗后,医生立即与合作护士联系,确定治疗日期后由合作护士通知患者。

2.1.4介绍治疗过程,使患者明确配合事项

除了医生向患者介绍治疗的步骤外,合作护士也需向患者主动讲解需要配合与注意的事项。使知晓并主动配合。

光敏剂维速达尔的半衰期是5~6小时,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24小时内可以从体内排出。因为是光敏剂,所以PDT最主要的副作用是光过敏[6]。治疗后患者皮肤和眼睛会产生一过性的光过敏反应,类似日光烧灼,所以接受治疗的患者要在5天内相对避光。

维速达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1)暂时性的视力模糊或其它视力紊乱。(2)输液时一过性的背痛。(3)注射的局部反应。(4)严重视力下降。重度视力下降的患者,部分视力可恢复,且并不影响治疗带来的总的视力益处。

2.1.5治疗前一日再次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

在治疗前一日由合作护士主动打电话与患者进行沟通,保证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

2.2接受光动力学疗法治疗中

2.2.1严格执行输注维速达尔的标准流程,保证治疗安全有效

治疗中,合作护士必须严格执行输注维速达尔的标准流程。包括准确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严格配置药液,观察治疗效果,过硬的留置针穿刺技术,熟练地使用微量注射泵。护理安全是保证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

2.2.2密切观察,加强护患沟通,指导配合事项

治疗中,患者身处暗室,增加紧张感。指导放松技巧和配合事项。

2.2.3密切配合,加强医护沟通,保证顺利进行

治疗中,良好的医护合作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前提。

2.3接受光动力学疗法治疗后

2.3.1电话回访,观察光敏反应期的表现,指导日常生活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5天内需要相对避光,所以我们采取在治疗后的第1、3天进行电话回访,以便掌握患者在光过敏反应期的情况。

2.3.2指导复查,征求意见

患者首次在门诊复查时,我们主动发放复查预约卡片,将下次复查时间登记在卡片上,以免患者遗忘。不断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效果

我科对108例患者均采取了上述的护理干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良好的医护合作模式,及时发现、解决并处理在治疗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促进了患者的遵医行为,避免和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鲤敏.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3).

[2]陈有信.联合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EB/OL].(20060719).

[3]刘晓玲.光动力疗法治疗高度近视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J].眼视光学杂志,2000,4.

[4]洪洁.光动力疗法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J].国外医学眼科分册,2000,29(1).

[5]刘驰,光动力疗法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3(28).

[6]JurkliesB,Theroleofphotodynamictherapyinthetreatmentofsymptomaticchoroidalhemangiome.GraefesArchClinExpOphthalmol2005;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