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伤口应用新型泡沫敷料的效果观察李妍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气管切开伤口应用新型泡沫敷料的效果观察李妍妍

李妍妍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目的:讨论采用新型泡沫辅料在气管切开伤口临床中起到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84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传统组和新型组,平均每组各42例患者。传统组采用普通的无菌纱布进行换药;新型组采用康惠尔泡沫辅料。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感染情况,传统组感染率为33.33%;新型组感染率为7.14%,并且新型组的患者的拔管时间和换药次数明显优于传统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泡沫敷料来代替传统的纱布,可以有效的减少了换药次数,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减少了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加速了伤口的愈合。

【关键词】气管切开伤口;新型泡沫敷料;临床效果

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其病情比较危重,并且多伴有意识障碍,舌后坠、咳嗽以及吞咽等发射均消失,导致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不能自主的排除,患者常常会发生窒息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临床中以气管切开方式进行治疗,该方式主要是将患者颈部的皮肤及气管切开,将套管插入患者的气管,这样就可以让患者经过套管进行呼吸,并且还可以用套管将患者的痰液吸出,防止患者出现窒息的情况[1]。但是气管切开很容易使患者切口周边出现红肿、糜烂等现象,所以气管切开后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切口周边渗液会给护理工作以及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增加患者感染的机率,给患者带来痛苦,为了有效的防止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就需要频繁的更换敷料,但是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在敷料的质量上进行了一定的更新,所以为了研究新型敷料的效果,特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84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口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84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为49例,女性患者为35例,年龄10个月至17岁,平均年龄为(11.3.±1.2)岁,其中重度昏迷的为16例,中度昏迷的为40例,轻度昏迷的为28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患者为17例,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患者为21例,高血压致出血的为19例,脑动脉瘤的为15例,脑垂体瘤的为12例。所有患者的气管切开时间均在30d以上。根据治疗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传统组和新型组,平均每组各42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以及排除标准

(1)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确诊为颅脑损伤。(2)排除颈部外伤或者有严重感染的患者。(3)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4)排除患有恶性喉颈肿瘤或者脓肿的患者[2]。(5)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同意本次研究。

1.3方法

1.3.1传统组,采用普通的无菌纱布进行换药,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首先,现用碘伏棉球将患者伤口以及周边的皮肤进行擦拭,然后待皮肤干爽后,将无菌纱块剪成Y字形,置于套管的下方。定时的更换敷料,同时还要及时的清理患者的痰液、血液等分泌物。

1.3.2新型组,将患者伤口以及周边的皮肤用碘伏棉球进行消毒,消毒的范围要尽可能的大一些,然后在干透后,予以0.9%的生理盐水将套管和皮肤在擦拭一遍,干后,将康惠尔泡沫辅料,剪成1字形,然后在将其修剪成与套管外相同的圆孔,使用止血钳将敷料沿着套管的外口套入切口上,然后将开口拉紧,抚平敷料,使用胶布进行固定,一般3天更换一次,严格记录好更换时间,如果发现患者的痰液、血液以及其他分泌物已经污染了敷料的边缘,要及时的更换敷料[3]。

1.4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感染的情况,以及拔管的时间、换药次数。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迸行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采用X2检验,拔管时间、换药次数及换药费用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伤口感染情况的对比,传统组出现伤口感染的为14例,感染率为33.33%;新型组出现感染的人数为3例,感染率为7.14%,新型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换药次数,新型组的患者的拔管时间和换药次数明显优于传统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颅脑损伤的患者由于长期昏迷、禁食等原因,其身体的抵抗能力逐渐下降,在进行气管切口是很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而传统的方式是采用无菌纱布为敷料,这样就需要护理人员每天及时的进行更换,对于患者痰液较多时,为了保障患者切口的干爽,可能在每日需要多次的进行更换,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无菌纱布对渗液的吸收能力较差,很容易被痰液、血液等给污染,使细菌增长,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4]。同时传统的敷料由于常常粘连在患者创口的表面,导致患者的伤口干燥甚至与伤口粘连,无法保持伤口皮肤的温度与湿度,进而影响伤口的愈合,另外,伤口的组织很容易长入纱布的网眼中,在换药时,撕拉纱布会对伤口造成影响并且引起疼痛,使伤口愈合的时间延长。

而新型的敷料采用的是康惠尔泡沫辅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表面较为光滑并且还防水,有效的预防痰液、血液的污染。同时该辅料自身带有粘性,可以很好的固定在套管上,并且不会随着患者体位的改变而脱落,可以完整的将伤口进行覆盖。另外,该敷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当患者伤口的血液和痰液渗出较多时,泡沫部分会立即显示出痕迹并且膨胀,防止污染物对周边皮肤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伤口以及周边皮肤的感染[5]。在换药时,也不会对皮肤有刺激性。

根据本文研究可得出,比两组患者伤口感染情况,传统组感染率为33.33%;新型组感染率为7.14%,并且新型组的患者的拔管时间和换药次数明显优于传统组,说明,采用新型泡沫敷料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的发生率,并减少了换药的次数。

综上所述,采用新型泡沫敷料来代替传统的纱布,可以有效的减少了换药次数,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减少了伤口感染的发生率,加速了伤口的愈合,缩短患者的置管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郑红,范晓峰,姚建珍.水胶体敷料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62-1063.

[2]王红霞,李冬眉,徐迈泡.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1,12(10):1055-1056.

[3]林艳香,陈秀萍.两种换药方法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0(10):855-856.

[4]周红,姚亚春.气管切开不同换药方法的效果观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0~61

[5]杜斌,董秉生,杜全胜,等.麻省总医院危重病医学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