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激反应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护理干预对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激反应的分析

胡山花李满春

胡山花李满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中医院江西峡江3314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5-0010-02

【摘要】目的减轻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应激性反应。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手术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作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血压、心率相比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术前与术中血压、心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疼痛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减轻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

【关键词】锁骨骨折手术应激反应护理

手术可引起患者心理和生理应激性反应,特别是施行局麻下手术,神志清醒的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尤为严重。手术越接近,病人焦虑程度越高,国外有研究表明,术前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准备,可以有效地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经过心理准备的病人,焦虑、恐惧、抑郁、疼痛及痛苦程度均有所减轻,心率、血压和血或尿中儿茶酚胺含量变动减少,术后并发症也减少。对2010年元月——2012年元月间采用基础麻醉加局麻实施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在手术前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发现对患者能产生安抚作用,能使患者减轻心理压力,舒缓紧张情绪。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元月—2012年元月我院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00例,男43例,女57例。平均年龄(38±20)岁。其中开放性骨折48例。术前检查均无心血管、肺器质性病变,均为局麻手术患者。

1.2分组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5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1.3评定标准

按疼痛程度评定:0表示无痛;1—3表示轻度疼痛,表情自然;4—6为中度疼痛,表现为皱眉、轻声呻吟;7—10为重度疼痛,痛苦面容、面色苍白、大声呻吟、出冷汗等。

1.4评定方法

采用心电监护仪测量患者入手术室时(休息10min后)的血压和心率并加以记录。实验组:患者入室前后除进行一般护理外,还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心理护理。手术进行10min后再次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并与手术开始前相比较,观察血压和心率的波动情况。术后4h巡回护士到病房看望患者,了解术中及术后情况,记录患者术中是否焦虑、恐惧,是否可忍受疼痛等。运用模拟评分尺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

1.5统计方法

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应用t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1.6护理干预及实施方法

1.6.1实验组术前1d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病人,阅读病历,了解病情及手术部位,与病人交谈,用关心、同情的态度指导病人增强护患关系,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围术期注意事项、手术环境,缓解病人的思想压力,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配合麻醉和手术治疗,促使手术顺利开展。根据病人的情绪变化来判断患者的心理承受力,采取有效的心理措施,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对手术治疗有一定的认识,并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术晨巡回护士再以熟识的面孔到病房迎接患者,给患者以亲切感和安全感。术前与术中可让患者听一些舒缓的背景音乐。

1.6.2对照组术前1d由病房护士通知患者明天手术,并作一般的心理护理,术晨由病房护士送患者到手术室,患者入室后休息10min,护士作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

2结果

2.12组患者血压、脉率术前、术中比较

见表1。

表12组患者血压、脉率变化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实验组疼痛模拟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t=4.901,p<0.01

3讨论

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护理干预很有必要。护士通过心理护理来指导或帮助手术者顺利地度过手术阶段,使手术患者平静坦然的接受手术治疗,以达到最佳身心状态。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多在基础加局部麻醉下施行,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对手术的恐惧表现为:担心手术效果,对医务人员信心不足;担心术中疼痛,希望认识手术室护士,了解有关手术情况;进手术室希望多关心;希望了解术后注意事项等。

3.1对实验组50例手术患者术前心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针对性的评估,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策,使病人主动配合,达到预期效果,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好评。同时我们深深体会到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有目的、有程序的交谈,了解病人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病人积极心理因素,使手术顺利进行。

3.2术前巡回护士到病房迎接患者,用安慰性语言,使患者感到亲切、可靠和信赖,增加与患者感情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使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

3.3利用音乐松弛紧张情绪。音乐能调节大脑边缘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起到镇静、镇痛、调整心率、降低血压、改善肌肉紧张程度等作用。术前听10—20min恬静音乐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均低于听音乐前的状况。手术时听音乐可减少止痛剂和镇痛剂的使用,转移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参考文献

[1]崔辗,耿军.择期性手术病人的心理应激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6,31(4):692.

[2]陆宇含.临床应用病痛评估标尺的效果观察.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36.

[3]华陵莉,秦芬.患者焦虑的评估及处理.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1):46.

[4]董杏芳,万频.让背景音乐进入医院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2):7.

[5]胥少汀.实用骨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405-410.

[6]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