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无功电压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 2

分析无功电压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王荣

(四川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西昌市61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电能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无功电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突显出来。鉴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全面探讨了无功电压全过程全方位管理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无功电压;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前言:社会发展离不开对电能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我国的电网覆盖面积不断扩大,无功电压管理难度随之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无功电压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系统性和复杂性,涉及到电网生产、维护、规划以及运行等多个环节,同时需要电力系统输变电部门、配电部门、发电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在这种情况下积极落实无功电压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某电网运行现状概述

该电网运行中,统调装机中的40%容量被水电装机占用,这一比重相对较大。同时西部地区是水电集中部位,而电力负荷通常在南部和东部地区集中。针对该电网来讲,相对薄弱的联系产生于主要电网与局部电网之间,因此经常会产生无功缺额的现象[1]。在低于110kV电压等级并网中,小水电资源相对丰富,占水电装机的50%比例。

根据相同数据限制,2016年底,该电网运行中220kV变电站配置低压并联电容器约占主变容量的12%,500kV系统感性无功补偿度约为111%,与规程要求相符。

该电网所在区域拥有相对缺乏的一次能源,因此面对逐渐增加的电力电量供应,外购电比例在电网中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网运行成本。在这一过程中无功电压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重要性突显出来,图一为典型无功电压管理流程。

图一:无功电压管理流程

二、无功电压全过程全方位管理途径

(一)完善管理制度

结合电网运行实际,在明确无功电压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一方面,落实定期检修与维护制度,及时发现电网以及无功电压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并加以排除;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在实际展开无功电压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过程中,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并为提升无功电压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二)无功补偿电力配置合理规划

在综合分析表一所示电网无功平衡数据以及该电网运行实际基础上可以发现,该电网运行过程中,负荷不断增加,产生了日渐明显的受端电网特性。只有对发电力率进行集中思考才能够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根据该电网运行特点来讲,发电动态无功储备的0.95倍为发电力率控制范围。针对电网无功缺乏环节,为了实施有效的补足措施,应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充分利用[2]。由于无功电压需求量在电网受端网处于逐渐上升状态,因此传统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已经无法满足电网运行稳定性需求,因此合理利用静态无功备用至关重要。

在全面落实无功电压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过程中,在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时应以主变容量的0.3倍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电网发展中给无功电压提出的挑战。要想构建稳定的电网电压运行状态,在对电网动态无功电源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应制定科学的计划。

例如,在配置电网的动态无功电源时,应对拥有较大容量的无功设备进行应用如SVS、STATCOM和调相机等。当超过40%的受电比率产生于电网中,应将具有一定容量的动态无功电源配置在电网当中,促使无功电压的支撑能力在电网中明显提升。

表一:电网无功平衡表

(二)合理实施无功设备运行维护

目前来看,无功电压全过程全方位管理而言,无功设备的运行将直接影响到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无功设备运行维护是无功电压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展开无功设备运行维护的过程中,必须有效处理好电压管理与无功设备管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无功电压管理各部门之间做好充分的沟通与合作[3]。无功电压管理工作中无功设备运行是重要内容之一,要想提升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维护与管理,确保无功设备长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将无功设备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例如,在实际展开无功电压管理工作时,首先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全面调查,充分掌握无功设备运运行状态以及无功电压管理部门特点,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制定应急措施,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无功设备运行中容易产生的各种问题。同时,在实际展开无功电压管理工作时,还必须结合电压特点合理检修无功设备的型号,对影响电压质量的无功设备进行优先处理。

(三)提高无功电压自动化控制水平

电网运行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就对电网运行稳定性以及供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自动化成为无功电压管理与控制技术的主要特点。电网经营管理中,应促使具有可控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容量不断增加,促使无功功率优化分布得以实现,充分利用自动变压系统,促使自动化成为电力系统无功电压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不断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例如,可以将MCR配置在变电站低压侧,根据现有并联电容器,确保连续调节在电力系统运行无功功率中得以实现。根据500kV长线路,可以将高压并联电抗器配置在线路两端,确保两端处于对称状态,从而优化500kV线路无功潮流,促使500kV主变损耗得以减少。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电网运行中的电力负荷逐渐增加,要想促使电网长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电网管理力度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积极落实无功电压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魏承志,苏杰和,文安,刘年,黄维芳.含DSTATCOM和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无功电压协调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39(09):132-137+163.

[2]杨硕,王伟胜,刘纯,黄越辉.计及风电功率波动影响的风电场集群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34(28):4761-4769.

[3]邵雅宁,唐飞,王波,杨楠,马志昊,赵强.具有多目标量化评估特性的无功电压双阶段分区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34(22):3768-3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