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分析

李淑彩

(山西省永济市人民医院山西永济0445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观察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小儿哮喘总共71例,经掷硬币法分组。一组设对照组,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治疗,34例患者。另一组设观察组,采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37例患者。治疗后两组比较疗效。结果:两组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血气和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显著,应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哮喘;超声;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128-02

小儿哮喘为呼吸系统常见变态反应,患儿夜间或清晨胸闷,出现打喷嚏、咳嗽等症状,容易引起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及痉挛性咳嗽等。该病发病急,症状典型,根治难度较大,雾化吸入为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此文为研究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效果,观察对象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小儿哮喘总共71例,设两组比较,以下为具体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小儿哮喘总共71例,经掷硬币法分组。一组设对照组,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治疗,34例患者,均龄(5.16±0.84)岁,1.4~9岁之间,男女患儿分别19例、15例,病程均为(2.13±0.26)年,6个月~4年;病情程度:9例轻度,16例中度,9例重度。另一组设观察组,采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37例患者,均龄(5.34±0.76)岁,1.4~10岁之间,男女患儿分别21例、16例,病程均为(2.22±0.32)年,6个月~5年;病情程度:10例轻度,17例中度,10例重度。入组条件:①经儿童哮喘诊断标准确诊;②排除气道外压迫、支气管异物吸入和呼吸衰竭合并症,先天性心脏病、结核感染和心力衰竭等。研究开始前已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获签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不违背医学伦理。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程度等信息,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超声雾化,生理盐水20ml+普米克令舒2ml+博利康尼2ml,持续通入面罩,每日2次,每次15min,3~5d为一疗程。

1.2.2观察组治疗空气压缩泵雾化,普米克令舒2ml+博利康尼2ml,持续通入面罩,每日2次,每次10min,3-5d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情症状改善情况,包括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气促和喘息等。监测FVC、FEV1、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

1.4疗效标准

无效:一疗程后,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气促和喘息等无变化。有效:一疗程后,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气促和喘息等有所减轻。显效:一疗程后,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气促和喘息等消失。显效+有效=治疗总有效率[1]。

1.5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平均数表示,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8例无效,占总数比23.53%;15例有效,占总数比44.12%;11例显效,占总数比32.35%;治疗总有效率76.47%(26/34)。观察组2例无效,占总数比5.41%;13例有效,占总数比35.14%;22例显效,占总数比59.46%;治疗总有效率94.59%(35/37)。两组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经统计学分析,P<0.05,χ2=1.0872,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血气和肺功能指标

对照组FVC(2.67±0.47)L,FEV1(58.39±2.49)%,血氧饱和度(83.29±4.75)%,动脉血氧分压(73.22±2.51)mmHg。观察组FVC(3.55±0.32)L,FEV1(88.62±2.33)%,血氧饱和度(97.18±2.50)%,动脉血氧分压(84.56±2.12)mmHg。观察组血气和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t=0.8874,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哮喘对患儿生长发育、日常生活和学习等有严重影响,发病率高,病程具有反复发作性,很多患儿由于早期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最终发展成成人哮喘,迁延不愈,肺功能受损,甚至丧失活动能力及体力[2]。分析指出,严重哮喘一旦发作,得不到有效及时治疗,将直接致命,为此,临床应重视小儿哮喘早期治疗,雾化吸入起效快,作用直接,为首选治疗方法。雾化吸入可按照个体实际情况,采用专业设备直接将药物雾化成为气溶胶,患者吸入后,药物直达病灶,气道和肺部等,迅速缓解痉挛[3]。超声雾化吸入利用超声波的定向压强这一特点,使药液表面隆起,并在周围产生空化作用,液体在雾化作用下形成小分子气雾,进入肺泡或毛细血管,从而快速治疗。研究指出,在超声雾化中,药物浓度较低,雾滴小,极易形成雾膜,附着在支气管表面,分泌物湿化和膨胀,继而阻塞支气管;此外,长时间使用,也可加重水肿,对患者正常呼吸造成影响,较难取得满意疗效。空气压缩泵雾化以空气压缩为主,并以此为驱动力,处理雾化颗粒,提高颗粒沉着效果,使其迅速进入毛细血管和支气管[4]。在空气压缩泵雾化中,无需稀释药物,雾化产生的雾量,可有效提高肺部潮气量,治疗安全性高,避免不良反应。在我院分组研究中,观察组经过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与对照组(超声雾化)比较,治疗总有效率较高,94.59%>76.47%;观察组血气和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可见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是小儿哮喘治疗疗效显著的方法,治疗后患儿肺功能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畏.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1):269-270.

[2]黄飞轩,李立.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26例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对比[J].吉林医学,2015,36(16):3540-3541.

[3]白秀敏,苗长富.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51-52.

[4]胡璞晶.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