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谢宗平

/ 2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谢宗平

谢宗平

谢宗平(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贵州松桃554100)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针对重症患者的有效应急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48例重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病情改善情况,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pH值、paO2、paCO2及呼吸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PH值、paO2、paCO2及呼吸变化等指标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PH值、paO2、paCO2及呼吸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有效的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呼吸内科疾病通常具有病情复杂、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及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因此严重的损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一旦出现危机状态,将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诱发严重的不良后果[1]。对此,我院针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有效应急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相关经验和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48例重症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存在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缺氧等临床症状。将这4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为21~83岁,平均年龄为(44.5±2.7)岁,所患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炎9例,支气管哮喘6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肺癌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为19~82岁,平均年龄为(44.1±2.5)岁,所患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炎7例,支气管哮喘8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肺癌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所患疾病类型和临床症状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因此可进行比较。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病情改善情况,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PH值、paO2、paCO2及呼吸变化情况。

1.3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1.3.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呼吸观察常为快速诊断提供信息,呼吸过快或过慢为早期呼吸衰竭现象,深而长的呼吸可能有酸中毒,慢而浅的呼吸可能是碱中毒,快而浅表的呼吸表示肺部病变严重或有感染,夜间端坐呼吸阵发性发作常为左心衰的表现,严重呼吸困难时常有点头样呼吸;监测心率变化,缺氧会造成心率增快、严重缺氧会造成心率过缓;对患者的意识状态加以全面评估,识别患者是否存在意识模糊、烦躁不安或反应迟钝等问题以及有无肺性脑病症状;加大后半夜床旁巡视力度,支气管哮喘在后半夜容易发;如发现以上有异常状况,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时处理。

1.3.2如果呼吸困难与紫绀没有缓解或有所加重,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随时作好上呼吸机的准备。

1.3.3对于救治中使用的仪器(如呼吸机),要保证呼吸机参数的设置是正确的,要密切观察各项参数变化与功能预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排除原因,并注意患者呼吸与呼吸机的一致。

1.3.4控制输液速度:老年患者和心功能差的患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速度过快容易发生心衰。根据患者年龄、心功能、用药情况调节输液速度,特殊用药严格掌握静脉滴注的速度、浓度,氨茶碱应注意缓慢滴注,保持在每分钟30-40滴,过快则会造成血压骤降。

1.3.5保证吸氧及时合理: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25%一29%)吸氧,氧流量为1-2L/min,如配合使用呼吸机和呼吸中枢兴奋剂可稍提高给氧浓度,最高不超过35%;高浓度给氧(吸氧浓度大于50%,),用于急性呼吸衰竭如呼吸、心博骤停,必须分秒必争使用高浓度或纯氧进行抢救,高浓度吸氧能迅速提高血氧浓度解除缺氧,氧流量3-6L/min左右,不宜长期使用,防止氧中毒加重肺功能损害。用氧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的吸氧时间、吸氧效果,并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2]。

1.3.6卧位护理:病情许可患者应取半卧位,这样腹部及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荷,膈肌下降可增加肺活量,减轻呼吸困难。

1.3.7维持患者气道顺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更换体位和多饮水,对长期卧床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士应按时协助患者每2~3h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排痰,神志清醒者可做雾化吸入,每日2—3次,每次15—20min,针对痰液粘稠、难以有效咳出的患者,护士应予以有效吸痰,正确的吸痰操作是插管时轻巧、不可使用负压,以免损伤黏膜,打开负压时将吸痰管轻柔左右旋转,上提以吸尽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应大于15秒,吸痰时不要间断吸氧,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吸痰前后可增加氧气吸入以防缺氧。

1.3.8指导患者深呼吸、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指导患者定时进行随意的深呼吸,吸气终末屏气片刻,然后咳嗽,使分泌物远端移向大气道随咳嗽排出;指导患者做腹式呼吸,患者取半坐卧位,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呼吸比1:2或1:3;指导患者缩唇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呈缩唇状,缓呼深吸,每日锻炼2次,每次10分钟—15分钟,从而缓解过度喘气和严重的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且采取T检验,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PH值、paO2、paCO2及呼吸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经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PH值、paO2、paCO2及呼吸变化等指标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PH值、paO2、paCO2及呼吸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1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PH值、paO2、paCO2及呼吸频率变化情况比较

3.讨论

针对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加重、护理不善和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而最终导致死亡的患者数较高,因此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3]。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方正,毛惠纳,刘姣姣,等.呼吸道专职护士在人工气道患者呼吸道意外中的应急对策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2):20-22.

[2]王敏庆,韦美英,韦柳江,等.加强护士培训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应急护理效果探讨[J].右江医学,2013,41(5):785-787.

[3]仲洁明,李为春,陈珏.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夜间护理风险的分析与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4):168-169.

收稿日期:201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