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措施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护理干预措施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

宋蓓蓓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目的:用不同方法护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探索护理干预措施对动脉瘤患者头痛的影响。方法:采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神经外科收治的74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伴有头痛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比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7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头痛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头痛程度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4.60%显著高于对比组75.68%(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头痛症状,促进疾病的转归,同时该方法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升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形象,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干预措施头痛影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是一种综合性病症,脑动脉瘤管壁破裂后就会使血液局部外溢,从而进入椎管或者颅内的蛛网膜下腔[1]。有研究显示,40-65岁的人群是aSAH的高发人群,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病出现了年轻化的势头。aSAH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剧烈头痛是aSAH病患的显著临床症状之一,突发的剧烈头痛还会引起患者呕吐、烦躁不安,从而使出血现象加剧[3]。所以对aSAH患者的头痛护理非常重要,头不痛了就可有效稳定患者的情绪,使出血现象减少,有助于患者的成功救治。为了探索有效的aSAH头痛患者的护理措施,我院对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神经外科收治的37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伴有头痛的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神经外科收治的74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伴有头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比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7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其中,对比组男患20例,女患17例,患者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53.8±2.3)岁。试验组男患19例,女患18例,患者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55.9±3.2)岁。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及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AS检查证实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排除行为异常、发病前存在语言功能或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有严重肝肾等脏器病变的患者;过往有过开颅手术或神经科病史,却不能提供完整资料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清理患者口腔,患者疼痛厉害时,遵医嘱用镇痛药来止痛等。

试验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综合评估。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既往手术史,检查报告等,结合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量,患者的意识水平,生命体征综合评估患者的头痛程度。根据患者的头痛情况及自身实际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如将镇静止痛剂和脱水剂合理结合使用,缓解患者头痛。

(2)心理干预。突如起来的剧烈头痛会使患者感到恐惧和不安,疼痛扰乱了其心神,对疾病有很强的畏惧感。护理人员要加强沟通,详细告诉患者神经内科知识,鼓励患者与病魔作斗争,告诉其我院类似病例治疗成功的案例,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排解其焦虑等不良情绪。引导患者用其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少关注头痛,减轻疼痛感知。

(3)科学宣教。通过发放宣教资料和专人教授等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全面的科学教育,让他们明白aSAH的相关知识。详细告诉患者及家属并发头痛的原因及转归治疗,增强患者的对疾病的综合认知和战胜疾病的勇气,教授患者学会深呼吸及腹式呼吸,将紧绷的躯体放轻松。

(4)基础护理。给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按时通风换气,保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密切监测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对患者头部进行适当的按摩,冰敷疼痛部位,当患者头痛难忍时遵医嘱给患者使用止痛药物。当患者发生呕吐后,及时清理患者的口腔及咽喉,保持呼吸道通畅。

(5)床上排便护理。由于病症的危重,患者必须卧床休养4-6周,这就使得排便这一行为必须得在床上进行。由于以往的排便方式已成习惯,往往在床上就不能顺利排便以致堵塞肠道,所以必须对患者进行床上排便护理。护理人员详细告诉患者需要卧床的大概时间及大便畅通对人体的重要性,让患者从心理上不拒绝床上排便。

1.3评价指标

头痛情况评价: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进行疼痛评价。采用十分制,数字越大表示疼痛程度越重。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表示重度疼痛。让患者自行在护理前一天及护理后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每天定时评定头疼情况。

满意度评价:患者出院时填写匿名调查问卷,对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进行评分,上面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得分在9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分到94分之间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处理原理

应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c2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头痛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头痛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头痛症状都有所缓解,但试验组患者的头痛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3讨论

aSAH是一种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瘤血管破裂后,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4]。头痛是该病的常见并发症,aSAH起病后几秒钟或几分钟后就迅速使产生头痛[5]。剧烈的头痛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伤害及负担,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情况,所以对aSAH患者的头痛护理至关重要。综合护理方法是一种极其科学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的头痛情况后,结合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护理措施,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头痛。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37例aSAH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方法,患者的头痛程度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的疼痛程度(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综合护理方法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4.60%,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的对比组的满意度75.68%(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头痛症状,促进疾病的转归,同时该方法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升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形象,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吉芬.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3):1471-1473.

[2]张婷,苏芳.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集束化护理[J].医学信息,2014,(29):236-236.

[3]刘方.心理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8):127-128.

[4]魏秀霞,王峰,赵荣丽等.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危险因素的护理干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2):301-302.

[5]王秋莹.系统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健康前沿,2016,23(7):15-1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