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思考

邓婷

邓婷(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民医院410200)

【摘要】本文概括阐述了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的发展情况,并对现行的研究手段和理论及正在发展应用到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的生物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中药复方药理学生物技术手段

【中图分类号】R0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102-02

引言

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是中医药临床发展的重要课题,对于临床试验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但是其研究的复杂性以及其自身的其他特殊性也构成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就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研究发展道路进行了探讨。

1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概况

中药复方已经成为中医临床用药中主要采用的形式,同时针对中药复方药效及物质成分等内容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增多。对于中药复方药理的研究方法与手段依然是以传统的初步提取粗制剂和中药水煎口服的方法为主,但也融入了现代医疗技术的一些新型手段与仪器的使用,对于药效的评价也提升到了组织器官甚至是细胞分子的试验水平。中药复方是在药性理论和中医病症机理共同指导下的有机配伍,方剂配伍关系的研究主要通过调整方剂配伍来观察研究药理效应的变化关系,找到配伍规律,这需要大量的正交试验设计或其他统计学方法试验。

中药复方的研究即是对药物间互相影响问题的研究,也是对药物与作用机体相互影响的研究,复方用药要符合机体,病症及药物间的复杂关系,在中医复方用药中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系统性的研究。首先要清楚单味药物的药效特性,将其临床实践中的优良效果极大限度的应用到复方用药中。对于复方药剂可从单味药物角度逐一研究,也可从不同疗效的角度分析药性及治愈效果。[1]这些研究均需实施大量的试验工作,通过严谨的研究逐步发展中药复方的药理学,不能简化或以最优处方药剂的理论涵盖中药复方药理学的研究,要以科学的试验依据为基础实现研究的不断发展。

2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方法及理论

2.1动物模型的合理运用

中医治病离不开对症的研究,病理模型的建立是在现代药理机制研究背景下方症结合研究的重要手段。选择应用合适的动物模型是进行科学的药理学研究和客观阐述药物药理特性及药效的必要前提。化学药物的药理学研究具有针对性,是对于某种或某几种特定的药效和药理机制而进行的研究。中药复方不同于化学药物的药理研究,对于机体病症的医治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复方中各单味药的药物成分间相互协调作用,药效成分经过多种途径在不同的环节发挥其对病症的作用机理,最终完成综合治愈的效果。中医的动物模型研究发展时间并不长,但针对不同病症及器官的动物模型建立已经在不断的完善甚至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2]目前我国对于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最为广泛,动物模型的建立已经覆盖了中医中脏腑、气血津液等多方面,创造了一定的研究价值,同时也为中药复方的药理学研究拓广了路径。

2.2与物质基础研究相结合的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

中药复方药剂的有效成分的研究是复方药理及作用机制研究的重要前提,关于中药有效成分的认识和观点并不统一,面对这一难题而产生的策略也不尽相同。一是采取回避的策略,认为不能定量或者不必要定量中药血清成分,采用非血药浓度法去研究。另一研究策略则是通过原方的活性和提取单体的效应相似度来分析单体是否引起了母方的效应。首先要对单味药中的有效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再对单体进行活性研究,最后和母方进行比较,根据相似性判断母方产生的效应是否由此单体诱导产生。[3]虽然这种方式并不能说明被分离的单体是伴随母方进入机体产生了机理作用,但能阐明中药成分中的有效物质及其药效。还有一种研究策略是对中药进入人体即作用机体的化学成分定性定量的进行研究,对中药进入血清的化学成分有清楚的认识,通过中药生物指纹图谱等考察分析中药血清有效化学成分及动态变化过程,结合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现代化学及生物分子学理论共同研究表达。

2.3方剂临床药理学研究

加强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是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途径,新药的作用疗效和安全性均依赖临床药理学做出客观的判断与评价,临床试验应用统计学与医学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依托多种临床科学试验方法得出可靠的结果。中医的临床研究是广泛的,但还未能达到使各方信服的统一的研究结果,根据临床试验数据及报告情况可观察这些试验结果在可比性、随机性和可信性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和缺陷,加强方剂临床药理的研究是补充完善中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2.4中西医结合及现代生物科技手段的应用

中药与西药药理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性质,不同于西药结构明确的单体化合物和明确的作用机制中药复方药效的发挥是通过环节、途径及作用靶点综合作用。依据药物物质成分的作用看,针对的作用机体是相同的,均是通过化学物质作用于机体生物大分子,进一步再影响机体的病理机制达到药物作用的发挥,因此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揭示中药复方药理机制是也其药理学研究的中药途径。[4]随着细胞生物的发展,体外药理研究以其简便的试验方式和设计在中药复方药剂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分子与基因的水平研究出了多种免疫学及其他疾病的的病理治愈手段。另外基因芯片技术与蛋白质组学给现代医药发展研究也带来了良好的条件和平台,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有效改善了中药复方作用靶点和活性成分复杂和难以研究的特点,从基因这一根本环节上直接研究其表达产物的功能及产生的药用性质,也推动了药动学的发展,高效筛选中药复方大量的物质成分,找到相应的作用途径及靶点物质,使基因图谱与药剂药量相关联,进而研究复方的药理性质。

3总结

中医药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医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中药复方药理的研究与发展,在生物化学及相关的科技领域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药复方的药理学研究具有广泛的发展平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科学的研究方法,未来中药复方的研究会有长远的进步和发展,其研究结果也终将可以揭示中药作用原理,使中医临床疗效显著提高,也会加快和有效指导现代中药新药的研制,使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谦.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反思[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6):1.

[2]李力.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及其在中药复方配伍分析中的应用[D].西安交通大学,2004.

[3]陈小野.实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2.

[4]王本祥等.关于中药活性成分的认识及其研究方法[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