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后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营改增后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唐进1云中雨2

1.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总承包部北京市100162

2.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100162

摘要: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工程施工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可能发生的偏差,把各项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降低成本目标的实现。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业“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可以使建筑行业有效的运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企业要密切联系经营项目和发展特点,抓住机遇,尽量避免对企业税收负担的负面影响。这样就可以确保审时度势利用好“营改增”改革契机,提高业务水平。

关键词:营改增;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引言

所谓“营改增”政策是指对原营业税征收项目的交通运输、仓储、咨询等服务业征收增值税,税率方面在增值税原17%与13%税率的基础上增加6%、11%两档税率,并针对不同类型行业规定征收税率。在计税依据方面,变原营业税价内税为价外税,即企业在取得劳务收入时应将含税价转换为不含税价,以此作为计税依据,同时,规定企业在资产采购、维修、接受劳务等过程中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给予抵扣销项税政策,以此弥补税率上涨给企业增加税负成本的压力。

1“营改增”产生的背景

“营改增”经历了从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等省份试点至2016年5月在全国范围实施,该政策改革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客观需要,其存在与发展是在一定的背景下产生的:一是有效避免各个生产环节重复征税问题。传统营业税只依据服务企业全部收入作为计税依据,其在上一环节取得的劳务已缴税部分无法进行抵扣,仍应作为计税依据缴纳营业税,造成服务业重复征税。“营改增”

政策允许企业将上一生产环节取得的其他企业已纳税额从销项税额中进行抵扣,避免了重复征税。二是扩宽了地方税基。改革前,企业取得的劳务、运输、仓储等服务业发票无法进行抵扣,导致一些小规模企业在提供劳务过程中不开具正规发票,造成税收流失。改革后,企业间为享受抵扣政策,纷纷向劳务提供企业索取增值税发票,间接提高了税务部门征管效率及增加了税源。三是“营改增”政策也是适应国际税收体制的一种体现,它促使我国政府出台税收优惠政府降低企业税负,实现公平竞争,保证企业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2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及管理的应用概念及重要性

2.1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及管理的基本概念

工程项目成本体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它的管理对象分为3个部门,分别是成本形成管理部门、工程项目人员管理部门、分项工程管理部门。成本形成部门主要包括工程投标部门、施工准备部门、施工部门。为了提升施工项目的整体效益,必须做好竣工交付阶段及保修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工程项目的职能部门及施工对象主要包括为施工队伍团体,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必须做好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与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好工作责任成本的控制工作。

2.2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及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与管理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流程,通过对成本控制的优化,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进行成本管理理念的优化,保证成本控制体系的健全,保证先进成本控制理念的应用,实现企业最大经济效益的提升。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建筑市场趋势,只有确保成本控制流程的最大效益化,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对成本控制的优化,实现工程成本的降低,保证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为了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优化项目成本管理理念,实现施工项目成本的科学化控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问题,实现施工损失的有效控制,保证施工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企业经济的有效发展,保证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

3税改对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以后,施工企业多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因此一般纳税人的应纳税额是由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两个因素决定的。销项税额=项目收入/(1+适用税率)x适用税率,由公式可以看出,增值税下的销项税额与项目的收入成正相关关系,由于应纳税额还受进项税额抵扣的影响,项目收入的增加不一定导致项目税负的增加。进项税额是提供劳务或者应税劳务方根据开具的增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并按规定的扣除率计算出的。因此扣除率、扣税凭证是决定进项税额的两个关键因素,二者分别决定进项税的金额和可抵扣性。扣除率是由凭证开具方的资质决定的,也就是说在成本计划阶段施工施工企业对分包商、供应商选择决定了施工企业进项税。扣税凭证是取决于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支付款项,因此进项税的抵扣时间与款项支付时间有着重要联系,进项税抵扣与项目资金管理也有直接关系;同时,扣税凭证的合规性决定了是否可抵扣,那么施工过程中关于凭证获取的监管尤为重要。在项目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销项税额不发生变化,那么进项税额的增减将会决定项目的税费高低,同时也影响了项目的盈利空间。通过提升项目的成本管理,获取更多可抵扣进项税额,从而使项目赢得更多的利润空间。

4“营改增”背景下做好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

4.1改进建筑企业会计核算

合理设置会计科目,适应增值税要求。首先,为详细记录建筑企业应交增值税的金额、抵扣等情况,应在“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已交税金”、“营改增抵减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明细科目。其次,分别按照建筑企业的不同业务按照不同的征收率和税率,对各项工程项目的增值税情况进行核算,分别核算企业的减税、免税项目等。

4.2加强增值税进项税额管理,重视增值税进项发票管理

首先,确保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抬头与企业全称一致。根据新税制规定,只有两者一致方可进行税额抵扣。所以在企业进行项目交易时,要统一以企业名义进行签订。其次,对大型设备的更新与购置尽量推迟到“营改增”实施之后,从而能够形成有效的进项税额抵扣。再次,在采购环节中,通过对比商品或劳务的质量、价格的同时,应选择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并及时索要发票。若在采购过程中,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如地材的采购等,也要要求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发票。再次,针对“甲供材料”等问题,可与材料供应商协商,对于总分公司分别签订的采购合同分别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同时,对于偏远地区项目就地取材而无法取得专用发票的问题,可根据相关规定,采用农产品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税额抵扣。

4.3建筑企业采购环节的税收筹划

基于建筑行业价值链成立原材料子公司。“营改增”后,母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赋有独立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建筑企业可通过设立建筑材料生产子公司,进一步延伸其在建筑行业产业链的纵深度,争取该产业链上更多利润的同时,亦可达到增值税税收筹划的目的。母公司在工程项目建设时,向子公司采购建筑材料,子公司可通过提高工程材料价格的方式,为母公司争取到更多的进项税额抵扣。

5结语

从营改增的提出,到营改增的试点,再到营改增的全国推广,对于我国企业而言营改增政策的提出为企业的成本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营改增的积极作用,面对新的税收环境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符伟青.“营改增”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研究[J].中国市场,2016,14.

[2]徐鹏鹏,龙春晓,刘贵文.“营改增”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建筑经济,2016,08.

[3]牟晓垒.营改增情况下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财会学习,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