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导针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在二级医院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无导针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在二级医院中的临床应用

刘丽田维琴(通讯作者)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肿瘤科重庆400000)

【摘要】目的:探讨无导针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在二级医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PICC置管病例,随机筛选出传统盲穿PICC置管的病例142例(对照组),无导针器超声引导下结合MST进行PICC置管病例175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间、穿刺一次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中疼痛情况及导管异位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渗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术中疼痛评分、导管异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导针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因其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穿刺技术,穿刺时间、术中疼痛评分及导管异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关键词】无导针器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中图分类号】R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8-0076-0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指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1]。肿瘤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常常会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化疗药血管外渗漏等情况,导致化学性静脉炎以及局部的组织坏死情况的发生,PICC能够有效避免以上并发症[2]。我科于2015年6月起创新性开展无导针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筛选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的317例患者,将无导针器超声引导下MST技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的PICC穿刺。对照组由175例患者组成,男101例,女74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63岁;观察组142例,男70例,女72例,年龄52~89,平均年龄68岁;两组性别、年龄、疾病分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得到笔者的通知,并同意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在保证书上签署姓名,在进行试验之前,笔者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并得到批准,然后开始展开治疗,317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具有PICC置管资质护士2人负责置管,导管类型为巴德公司生产的三项瓣膜单腔(4F)导管,导管长度60cm。

1.2.2传统的盲穿:备好穿刺用物,将需要穿刺的血管进行选择,进行消毒铺巾,保证最大化的无菌屏障得以建立,对血管进行穿刺,发现回血后,缓慢改变穿刺角度,将穿刺鞘进行固定,将导入鞘送入静脉,将导入鞘退出,把导管匀速送入其中。

1.2.3超声引导下MST置管:使用SonixSP型号彩超机,首先使用超声仪器对患者的双侧上臂进行查看,将最适合置管的血管进行选择,利用彩超将血管的位置再次确认,将穿刺点位置确认,利用皮下注射,将2%利多卡因进行注射,注射量为0.2~0.3ml,将探头垂直置于预穿刺血管上,进行血管穿刺,边看超声屏幕,边缓慢穿刺,超声屏上血管显影可以发现一个白色亮点,穿刺针尾处有血液缓缓流出,则表示穿刺针已经进入到血管内,将导引导丝沿穿刺针送入血管10~15cm,松止血带,撤除穿刺针,只留下导丝在血管中,从穿刺点向外上扩皮,将扩张器及导管鞘沿导丝缓慢送入血管,将导丝退出,将导管插入的长度进行再次确认,然后将扩张器拔出,缓慢、匀速送入导管。

1.3观察指标

1.3.1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率、置管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评分。

1.3.2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是代表通过静脉穿刺,将导管成功植入,置管固定后,X胸片显示导管尖端位于T5-T8之间。

1.3.3导管异位率则表示置管后胸片显示导管尖端不在上腔静脉内。

1.3.4穿刺时间指的是以皮肤消毒为开始时间,导管固定为结束时间,对比两者之间的时间之差。

1.3.5出血量判断指标:以浸湿4cmX4cm无菌纱布程度为参照判断出;

定义血量:

少量出血:浸湿面积≤1/2张纱布;

中量出血:浸湿面积>1/2或者<1张纱布;

大量出血:浸湿≥纱布。置管成功之后,通过纱布对穿刺点进行加压,将透明的敷贴外贴,对侧肢体进行穿刺,然后利用弹性绷带对其进行固定,时间为6h。二十四小时后将伤口敷料进行更换,凭借敷料的渗血范围对穿刺口的出血量进行判断。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86.3%),显著高于对照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管异位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2穿刺时间(42.7±12.1)显著低于对照组(44.5±10.1),P<0.01;观察组置管过程中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观察组两组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照组采用14G的套管针对患者肘部的浅静脉进行穿刺,而观察组采用21G的穿刺针仅相当于普通7号套管针,在超声实时引导、全程可见下进行穿刺,准确率高,痛感明显减轻。传统盲穿是经肘部血管,目测或触摸血管走行、粗细,使用14G套管针在肘下进行皮肤穿刺、潜行穿刺血管,其基本条件是要血管可视、可触及,血管条件好穿刺成功率高,而对于年老、肥胖、血管充盈差、水肿等特殊患者群体盲穿过程易失败。而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有利于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沈建英,呼宾.经外周插管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85-786.

[2]邓健,徐廷惠,李成琳等.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72-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