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风疼痛汤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观察中风疼痛汤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李成品

福泉市第三人民医院贵州省福泉市550500

摘要:目的:分析中风疼痛汤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80例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差异,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卡马西平以及中风疼痛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效果分析,实践可知,乙组的总有效率90%,甲组的总有效率70%,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对比,实践可知,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乙组的评分低于甲组。结论:对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采用中风疼痛汤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风疼痛汤;中风;半身疼痛;效果分析

中风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疾病,在恢复期可能会存在半身疼痛的现象,如果不能尽快接受治疗,则直接对自身生活造成影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实践可知,如果自身机体出现阴阳失调或者其他现象,出现肌肉萎缩的现象。中风后半身疼痛可能存在很多不良心理,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可能产生其他不良影响。针对病症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要做好分析工作,结合要求,让患者尽快恢复。为了分析中风疼痛汤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选择80例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差异,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卡马西平以及中风疼痛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效果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80例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差异,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卡马西平以及中风疼痛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效果分析。两组都是40例患者,甲组中男女比例为2:1,年龄在45-69岁,平均年龄(60.2±0.8)岁。乙组中男和女比例为1:1,年龄在46-78岁,平均年龄(61.5±0.9)岁。数据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0.1g/次,一日三次。乙组则给予中风疼痛汤进行治疗,药物成分包括:陈皮12g、当归10g、半夏13g、延胡索为15g、红花10g、枳壳、桃仁均为12g、白芥子10g、丹参、干草为20g,鸡血藤、白芍22g。采用煎服的方式,一日2剂,坚持治疗半个月后观察整体效果[1]。

1.3效果评价

显效:患者不良病症消失,不存在其他疼痛现象。有效:治疗后患者恢复,不存在其他炎症。无效: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存在其他炎症。总有效率指的是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效果分析,实践可知,乙组的总有效率90%,甲组的总有效率70%,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数据资料对比后差异明显(p<0.05),如表一: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对比,实践可知,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乙组的评分低于甲组,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明显(p<0.05),如表二:

3.讨论

中风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肢体麻木、肿胀、疼痛和肌肉萎缩等,针对病症特殊性,在实践阶段需要做好病症分析工作,及时进行治疗。部分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存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以及昏厥等现象,针对特殊性,在后续治疗中需要从当前情况入手,及时治疗[2]。

中风疼痛汤的优势明显,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到的药物包括:桃仁、陈皮、红花、当归、白芥子、甘草、法半夏、白芍等,根据其特殊性,药物成分相互作用,能达到理想的优势。根据实践可知,当归、红花、丹参、桃仁等成分可起到活血化瘀功效,而汤中所含半夏、白芥子等成分则起到化痰通络的效果。在病症分析阶段要从现状入手,只有确定合适的治疗方式,才能保证其合理性[3]。根据病症具体变化可知,如果存在治疗不及时或者其他问题,势必产生其他不良影响,因此在后续治疗阶段,需要凸显其优越性,按照实际要求实施。根据临床治疗要求可知,做好病症分析工作,而后进行干预,能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中风疼痛汤能起到缓解的优势,在其他资料分析中,如果存在治疗不及时或者其他问题,势必导致病情恶化[4]。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效果分析,乙组的总有效率90%,甲组的总有效率70%,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对比,实践可知,治疗后乙组的评分低于甲组,数据资料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对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采用中风疼痛汤进行治疗,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中风疼痛汤在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范文辉,范文迁,杨晨.红花化瘀汤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7):97+100.

[2]王学平,张占鹏,常晶晶,李化萍,李建辉,米海娟.自拟中风疼痛汤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的临床疗效及NHSS、ADL评分变化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02):238-240.

[3]徐志平.探讨中风疼痛汤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9):224.

[4]牛玉国,王振山.中风疼痛汤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的临床有效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