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的综合分析研究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中医药院校《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的综合分析研究与探讨

王红霞郑岩陈随清谢新年

王红霞郑岩(通讯作者)陈随清谢新年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并且为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根据《中药鉴定学》学科的特点,结合社会对中药鉴定人才素质的要求,以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进行《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的综合分析研究与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033-02

面向21世纪,我国的学校教育必须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毕业生正在走向人才市场,因此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关系到高校的生存。而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必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中药鉴定学》作为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1],并且为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根据《中药鉴定学》学科的特点结合社会对中药鉴定人才素质的要求[2],以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进行《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的综合分析研究与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一、《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现状分析

1.《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目前,由于经费及其它原因,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开展得很不理想。根据调查,只有75%的中医院校有课外实践,并且其中65%是在本校的标本室进行药材性状鉴别和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实习,另外35%除在本校标本室外,或到药材公司(6%),或到药材市场(18%),或到医院药房(11%)实习。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中药专业本科学生应认别中药400~500种。由于许多客观原因,现大多数中医院校仅有药材标本200~300余种,而且大多都是中药饮片,严重缺少个子货标本及药材的商品等级标本,混伪品标本更是少之又少,并且,中药属于特殊商品,其颜色、气味、会随贮藏时间而变化,标本经一段时间学生的掰尝与市场流通的药材商品差异很大等。以上问题在各大中医药院校普遍存在,这些不仅不能满足教学观察需要,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目前,根据中药鉴定学课外实践方法调查,只有75%的中医院校有课外实践,并且其中65%是在本校的标本室进行药材性状鉴别和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实习,另外35%除在本校标本室外,或到药材公司(6%),或到药材市场(18%),或到医院药房(11%)实习。总之,由于经费及其它原因,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开展得很不理想。这对培养人才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这是需要我们重点探讨的内容。

3.《中药鉴定学》课程实践评价机制现状分析

据调查,大多中医药院校中药鉴定学实践评价标准,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模式考评:(1)结合野外采集植物标本,让学生识别50-60种药用植物,每种分别答出其科名、种名、入药部位及主要功效给出成绩。(2)安排学生到药材市场、药材公司、医院药房、校标本室等课外实践的场所参观、调查,让学生写出20-30种药材、中药饮片等的主要性状鉴别特征。(3)安排中药材加工和药材产地实地考察等,考评主要以调查报告为主。总之,目前《中药鉴定学》课程实践评价机制,没有结合中药鉴定学的特点及21世纪对未来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把考核重点放在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量上,这对培养人才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不利的。这是需要我们重点探讨的内容。

二、《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1.《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研究探讨

面对中药市场错综复杂的情况,中药鉴定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应注重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教学相结合。因此,中药鉴定学课外实践教学亟待加强,以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在实践中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内容:如野外采集植物标本、制作、识别,药材性状鉴别、中药饮片性状、商品药材规格、等级鉴别,实地考察中药材的产地加工等。课外实践的场所可分别设定在:药用植物野外实习基地、药材市场、药材公司、医院药房、学校标本室和药材产地等地点。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为今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根据《中药鉴定学》学科的特点结合社会对中药鉴定人才素质的要求,要注重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实践中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如开放标本室,带领学生走出去,深入到野外实习基地、药材市场,建立、完善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教学等。使教学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阔学生的视野,尽快缩短中药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的需要。

2.《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探讨

中药鉴定学及课外实践教学亟待加强,以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在实践中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中药鉴定学课外实践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安排一定学时:

(1)野外采集植物标本、及药材市场、药材公司、医院药房、学校标本室和药材产地等地点的对药材、中药饮片性状进行鉴别;中药材产地的实地考察等的实践教学,以提高、加强实践教学质量。

(2)建立、完善《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教学等。安排学生到龙峪湾林场、万仙山等地进行药用植物识别,并安排学生到如亳州、安国、樟树、荷花池等的大型药市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课外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使教学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阔学生的视野,尽快缩短中药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的需要[3]。

在加强实践教学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成本较高。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一是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扩大收载每味药材的信息量,模拟药材的市场状况;二是利用电脑网络,把高等院校及研究院所的标本室、药材市场、药材公司、医院药房,制药厂甚至药材产地等联系起来,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电脑网络了解药材市场应用情况。这将大大降低办学成本,并提高教学质量。这需有待进一步探讨。

3.《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研究探讨

中药鉴定学要注重加强实践教学。实践评价应结合中药鉴定学的特点及21世纪对未来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把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贯穿于能力考核中,把考核重点放在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量上。

本文拟通过以下几方面对《中药鉴定学》实践评价内容进行改革研究:(1)安排学生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本地区药材市场中的交易情况,如药材品质的真伪优劣、价格、来源及其他有关信息;还可调查当地的中药资源,如种类、蕴藏量及开发应用等情况。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见解。(2)建立《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基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学,在中药鉴定学的授课过程中每年安排学生到亳州或安国、樟树、荷花池等大型药市实习,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课外实践教学。(3)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放中药标本馆,让学生灵活支配自己的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了解标本馆所展示的原药材,贵重药材,道地药材及易混淆品种,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认药能力,培养过硬的认药基本功。(4)建设校园药用植物种植园,让学生在种植园中认识药材原植物特征、让学生更深刻认识药用部位及特征,从生态植物到新鲜的药材,掌握中药材特征等,使教学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阔学生的视野。

本文拟通过以下几方面对《中药鉴定学》实践评价方法进行改革研究:实践评价期末总成绩按百分制考评:(1)进行市场调查,调查本地区药材市场中的交易情况或当地的中药资源等,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写出调查报告。进行2次以上,2次合并,按百分制的20%记入期末总成绩。(2)《中药鉴定学》课程实践教学基地为期半个月的实习成绩,按百分制的40%记入期末总成绩。(3)标本馆所展示的原药材,贵重药材,道地药材及易混淆品种识别,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成绩按百分制的20%记入期末总成绩。总之,《中药鉴定学》课程实践评价应结合中药鉴定学的特点及21世纪对未来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把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贯穿于能力考核中,把考核重点放在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面对中药市场错综复杂的情况,中药鉴定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应注重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教学相结合,因此,根据《中药鉴定学》学科的特点结合社会对中药鉴定人才素质的要求,以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研究与探讨《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红霞.中药鉴定学教学应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5(3):76-77.

[2]王红霞.中药鉴定学培养目标的分析与研究[J].药学教育,2002,18(2):30-31.

[3]《中药鉴定学》课外实践分析与探讨王红霞,陈随清.[J].中国医药导报杂志,2009,6(28):1861-1865.

基金项目:河南中医学院院级教改项目2012jx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