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特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1

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特征分析

蒙欣瑜

蒙欣瑜

(梧州市藤县人民医院广西梧州5433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400例我院在2015年2月-2018年2月治疗的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MP-lgM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段的患儿的阳性率分别为13.33%,20.00%,30.00%,33.33%。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的临床特点为出现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实行胸部x线检测后会出现网状的阴影或者会出现增粗的两肺纹理。结论: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患儿的MP-lgM的阳性率增加,并且会出现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胸部x线中出现网状的阴影或者增粗的两肺纹理,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6-0066-02

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比较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1]。为了了解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趋势,选取400例我院在2015年2月-2018年2月治疗的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400例我院在2015年2月-2018年2月治疗的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有女性180例,男性220例,2个月~11个月患儿有30例,1岁~3岁的患儿有100例,4岁~6岁的患儿有120例,7岁~13岁的患儿有150例。对照组有女性25例,男性25例,年龄中最小为2个月,最大的为13岁,平均年龄为7.1岁。

1.2方法

选取的患儿均需要实行MP-lgM检测以及冷凝集实验,从而确定患儿的阳性率的情况。在患儿入院的第二天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毫升,放入抗凝剂。其中冷凝集试验中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规范进行。MP-lgM检测中使用特异性免疫凝集试验进行,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另外,还需要对患儿实行血常规,尿常规以及咽拭子培养,大便常规,胸片X线检测,血沉,心电图等。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统计数据,其中计数资料,行χ2进行检验,用例数以及百分比的形式进行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阳性率的情况,实验组的MP-lgM的阳性率以及冷凝集实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疾病,在发病后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发热的时间为3天以上[2],严重的患儿能够发热二十多天,还有不同程度的咳嗽,主要有刺激性的咳嗽,有些患儿会出现白色的粘痰[3]。有些患儿还会出现喘息,啰音等症状。胸片X线,能够发现呼吸道中具点网状的阴影以及两肺的纹理会出现增粗,有些患儿还会出现大便异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蛋白尿,镜下血尿等[4]。根据冷凝集试验以及MP-lgM试验,发现具有较高的阳性率[5]。

本文研究中选取400例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的儿童。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的MP-lgM的阳性率高于健康儿童,比较差别较大(P<0.05)。不同年龄段的患儿的阳性率分别为13.33%,20.00%,30.00%,33.33%。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的临床特点为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胸部x线检测出现网状的阴影或者增粗的两肺纹理。

综上,小儿呼吸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MP-lgM的阳性率增加,并且会出现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胸部X线出现网状的阴影或者增粗的两肺纹理,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谭儒省.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5):35-37.

[2]韦文华.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7):124-125,127.

[3]刘颖.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分析[J].母婴世界,2015,(22):8-9.

[4]韦英裕.浅谈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3):1359-1360.

[5]虎顺琴.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8,(11):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