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金波

辽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110031

摘要:跟中央政府略有不同,地方基层政府具有不同的工作条件和任务目标。地方政府是我国法律法规的执行者,通过基层政府能有有效的体现出法律的争议性和实用性。目前我国基层政府的行政人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都在逐步增强,但是一些地方政府还是存在行政不规范行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行政行为失范等现象。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调查,并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希望能帮助我国基层政府提升地方立法质量,提高行政执行力,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行政监督。

关键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问题及对策;

依法行政指的是国家机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刑事和执行法律责任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依法针对国家举行的正、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活动依法进行管理。依法行政要求必须要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既不能失职也不能越权,更不能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基层政府是我国法律法规的重要执行者,其是否能依法行政关系着法治社会的建设,所以必须加强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建设道路。那么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现存问题

1.依法行政的意识不足

我国社会受到多年封建思想的影响,基层政府的行政特权意识根深蒂固,法治受到了政治、社会还有经济体系结构的多方面因素所制约,发展较为缓慢。一部分原因是基层政府并没有充分的理解依法行政的真正内涵,仅仅把依法行政体现在口头和文件传达上。另一部分原因是基层政府并没有引起重视。一部分基层政府过于强调当地经济,用老经验、土办法来依法行政,另一部分则没有理解依法行政的科学理论,片面的认为依法行政就是政法部门的工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使用特权思想,导致很多违法贪污行为出现。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意识不严,会导致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等现象,侵犯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的公众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因此建立依法行政意识刻不容缓。

2.依法行政能力不足

基层政府的日常工作关系着公民利益,但是目前我国的基层政府法治能力薄弱,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法制机构,依法行政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法制机构的独立性是维持公正的基本要求,如果行政执法工作缺乏独立性则会降低公正的可能性。我国一部分基层政府的法制机构人员日常工作较多,压力比较大,自身具备的能力素养和业务能力残次不齐,很多人并没有经历过严格的法律学习和培训,具备的法制工作相关知识不全面,同样会造成依法行政能力不足的现象。

3.依法行政措施不完善

目前一部分基层政府尤其是县乡级政府并没有采取有效的依法行政措施来工作。针对于已经制定相关制度的各项工作,仍然显现出工作重点不突出、可操作性不强、流于形式等现象。在基层政府行政决策和执法过程中如果没有规范化的制度监督,容易带来松散和临时性的缺点,工作中缺乏深入研究和全面部署的积极性,影响基层政府的工作质量。在基层政府的一部分工作人员存在过于重视个人利益现象,缺乏严格的制度监督,而人民群众又无法做到全程监督,所以建立切实有效的长效监督机制非常重要。

二、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优化策略

1.强化依法行政理念

首先基层政府必须要正确的认识到依法行政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法治权威、行政服务、民主参与、平等互动、程序透明等。结合到日常工作中具体如下:一是基层政府需要把工作重心从管理放到服务上,基层政府直面群众,所以必须要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服务。在为公众服务过程中要抛弃传统思想,重视保护群众利益,坚持法律之上没有权威的理念,保证法律之内人人平等,才能更好的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而是从重视治民转为中式控权。依法行政顾名思义就是要依靠法律法规来制约和规范基层政府行使行政权力,所以基层政府不能仅仅把法律作为市管理公众的工具和手段,还需要自身严格按照法定职权要求,正确行使自己的行政权力。基层政府必须要积极的吸取现代化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奖罚分明、人人平等,才能在工作中切实有效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做到依法行政。

2.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针对于我国基层政府目前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不足现象,首先要明确领导干部是否能够起到带头作用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很多工作人员没有受到专业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所以在工作中无法正确的进行依法行政工作,所以首先当领导干部要做到榜样,带头相信法治、坚守法治、尊敬法治、了解法治,必须要准确地把握好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论,然后针对部门行政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的法律知识培训,用理论来武装头脑,从根本上提升行政人员的职业水平。在培训中要加大专业技术培训的力度,从正式、法律、管理、经济和社会等层面来进行培训,提高行政人员的政治素质、认知素质还有依法行政水平。第二是把握好基层政府行政人员的招收入口,严禁出现“走后门”现象,通过严格的考核来吸收高素质、高水平的行政人才,针对考核不合格的行政人员要根据情况进行清理。

3.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只有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才能真正的推动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道路。首先是强化内部监督,建立起严格的审计制度和行政监察机关来强调依法行政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然后完善基层政府行政部门的内部责任考评制度,针对于单位中的审批和决策等重要岗位进行监督和制约。第二点是强化社会监督,加大社会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保障好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确保工作参与到基层公共事务管理工作中来,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服务对象是人民,只有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才能体现出真实意义上的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政府作为我国依法行政的有效执行者,必须要加强依法行政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完善的依法行政机制,加大社会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才能有效地实现依法行政,基层政府的依法行政为我国法治社会发展过程提供了长期有效的保障,也关系到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否能够实现,所以必须要加快依法行政工作的发展脚步,才能有效加强依法治民的发展速度,真正的做到执法为民。

参考文献:

[1]胡洁.论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5,05:144-145.

[2]杨海坤,李兵.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成效与问题分析[J].北方法学,2009,02:110-120.

[3]徐婷.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9,14:269+235.

[4].当前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司法,2013,01: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