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1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之我见

马正芳

甘肃省积石山县希望小学731799

摘要:学生的许多习惯,如: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卫生、生活等习惯,为自己将来的人生打好基础。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实践

语文是语言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进行如下工作:

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预习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充分准备,学习也一样。在每天的学习中,我们要认真对待学生的课前的预习,要布置预习任务,并且这个任务要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不能过高,也不能太简单;同时,要进行预习学习的督促、检查工作,对完成好的要奖励,对完成不好的或不完成的要进行适当的惩罚,使他下次不能重犯。小学生的自觉性较差,持续性也较差,需要我们要长期、持续地抓下去,才能逐渐形成习惯。

2.勤于动笔的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告诉我们无论课内课外,无论看书听课都要勤于动笔。如:平时读课外书时,让学生拿一支笔,让学生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用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不对”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3.细心观察的习惯。“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观察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中,让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观察,可以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也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写成文字,坚持长期进行练习,久而久之,学生观察的习惯就形成了。同时,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如:看到鸭,就让他同鹅进行对比;吃杏时,让学生说说杏与桃子有何异同。

4.质疑发问的习惯。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发问。没有弄懂问题时,不要得过且过、羞于开口,要善于发问、大胆地问。

5.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教师不要马上说出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以逐步形成习惯。让学生经常带好《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一类常用工具书。给学生做榜样,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还可以跟学生进行查字典、词典比赛。设法调动学生对工具书的兴趣。

6.背诵的习惯。记诵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积累了一定量的知识,才能谈技巧、方法与融会贯通。对于语文课本所选的中国古典诗文,让学生尽量都记诵过,使他们终身受益。

7.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定期复习整理可以温故知新,旧的知识中包涵着新知识的许多线索;可以避免遗忘;还可以把种种表面不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系统,使众多知识相互贯通,甚至可以做到触类旁通。要求学生在每天晚上做家庭作业前,将当天学过的知识及时浏览一遍。学会运用表格来复习整理。每周末,及时将所有知识进行一次系统整理。学会对着教材的目录、章节题目,进行回忆整理。

二、具体实施步骤

1.要循序渐进。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培养习惯时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渐进步。一开始先朝着理想目标动起来。久而久之,便习惯成自然了。

2.控制时空,约束自己。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3.及时调整。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在好习惯形成的过程中,或者在克服坏习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对计划要根据完成情况和学生实际要进行及时调整。

4.要反复训练。在不断“重复”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如:学习中的松懈、疲沓、漫不经心、索然寡味、教材难度大等。为了克服上述种种消极心理因素,可以通过某些心理素质的强化作用予以解决。

(1)培养意志。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不随便找理由原谅自己,而不去完成既定任务;以名人的学习方法及读书故事作为自己行动的借鉴,并以他们的箴言、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此督促自己,养成习惯;经常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经常和周围比自己学习强的同学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追赶,养成习惯。(2)激发兴趣。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明确自己的责任;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广泛参加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不断地满足并不断地引起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