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息时代与学校创新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微信息时代与学校创新管理

何锦山

(福建省惠安崇武中学)

偶然间观看了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搜索》,电影讲述了一位年轻貌美的白领丽人——叶蓝秋,被确诊为癌症后,在从医院还回公司的公交车上,因人生瞬间破没的情绪失落,没有主动向其身旁的一名老大爷让座。这一微小举止,被一实习女记者用手机拍摄到,并发布到网上。经由网络微信的发酵传播,事件被无限扩大化,她也被无端的扣上富二代、官二代、小三、二奶的帽子,最终导致这位女主角自杀的悲剧。电影观后,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众口铄金积废消骨”,领略了网络无影杀手“封喉不见血”的口水神功。

联想到今年发生在我县教育系统内,原本很平常的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事件、很平常的高考前学校领导们给学生的心理减压寄语,经由网络微信的无序传播,让原本平常教育事件的变得非同寻常起来,让原本微小的事演变成学校管理巨大问题。教育为此经由了一阵谩骂,一阵烦恼,一阵剧痛。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微博、微信用户已超过3亿。伴随而生的“微电影”、“微访谈”、“微小说”、“微论坛”、“微招聘”、“微生活”等也成为社会热词。我们已悄然步入微信息时代。在今日中国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民众压力陡增的社会中,微信息时代让每个个体都有自己一定的发言空间,也让每个个体的言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暴露在舆论监督中,然而如何才能做到“微而不乱”、“微而不畏”、“微而有为”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微信息时代,学校其实已没有“围墙”了。网络就像空气一样,信息就像空气中的粉尘,每个人都是传播的媒介。学校已不再是象牙塔,已不再是桃源净土,我们管理的一举一动,一得一失,一美一丑,可能瞬间就远播四方。教育与社会的关联更为密切,社会对于教育的关注更为全面。在微信息时代下,我们的学校管理该如何应变?

首先,坚守依法办学的教育底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是当前教育事业最为迫切的任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反应了民心所向。微信息时代,广大普通百姓对于教育的民主监督已成为现实,需要我们坚守依法办学的教育底线。社会的一切公平均衡都必须建立在法律的框架内,只有建立在法律框架的教育行为,才是最有说服力,最有生命力的。

依法办学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随着各级教育的发展与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教育管理越来越复杂,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要依靠法律、依靠教育规章制度来理顺关系,规范行为,加强管理。可以说,依照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依法办学,是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依法办学的深入实施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其次,要有慎独慎微的管理意识。慎独”,语出《中庸》:“莫见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办学校亦应如此,要有慎独慎微的管理意识。恪守教育的本质规律,自觉地遵从教育的认知原理,实在办学,办真教育。不能只为了上级检查或一奖牌而搞得门前光鲜亮丽,门后藏污纳垢,只做表面文章,漠视不足,掩盖缺陷,办伪教育。在微信息时代,伪教育迟早会被揭下虚假的面纱。

微信息时代让社会从固化少流动的状态过渡到一个快速流动、开放包容的现在,对现有的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课题。微信息传播满足了现代民众所看重的表达权和知情权,完全改变了大众传播的传播方式,使得传播由“教堂式”演变为了“集市式”,虽然一个人的声音很微弱,但万千个聚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集聚效应,甚至可以影响主流媒体。教育作为一个弱势的行业群体,需要我们有慎独慎微的管理意识,从领导班子的个人行为上正己律人,从教师的行业自律上立德树人,“慎思、慎言、慎行、慎为”。把慎独的管理意识渗透到我们日常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并成为一种管理团队的行动自觉。

微信息时代在促进传播迅速、社会公开透明的同时,也成为虚假广告、流言的集散地,甚至助长了低俗、恶俗之风。微信息传播最大弊处表现在当一个信息以大家最关心的片段出现时,便会立即受到热烈追捧,很难顾及信息本身的真伪。学校日常管理中的些许不足,甚至某些偶然的事件,很容易成为网络谈资的话柄,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往往只见树叶不见森林,容易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往往当“真相还在穿鞋子,谣言已经跑出千百米”。偶发的不良事件很可能就给学校带来巨大的伤害。我们如有慎独慎微的管理自觉,就可以大大降低负面影响发生的可能。

第三,建立高效便捷的信息平台。微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具有集成化、开放化和即时性的特点。不管联系双方身处何处,只要手机网络和信号存在,随手发送的短信都能即时收到,同时,其通信费用也十分低廉。微信息传播还拥有强大的互动性,用户借助搜索关键词,也能很方便地查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社会已步入“微时代”,教育伴随而生的是“微课题”、“微课堂”、“微教研”、“微作业”“微论坛”等。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里,需要我们及时掌握灵活运用可服务教育的信息技术,搭建高效便捷的信息化平台,建立信息管理中心,及时采集整合信息资源,及时作出正确判断,高效规范运作,从而提升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

第四,实施精心精致的精细管理。在微信息时代,全民都是记者,全民都是监督员,全民都有发言权,社会管理的民主参与度高涨。教育被置于社会行业的道德高位,对我们的行业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我们精细精心地做好每件事,提高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精细化管理的特点就是关注细节、追求精致、重视过程。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的学校“琐事”,细心、严谨、精致地做好。“精”,要求学校在目标确定、计划制定、工作分解等突出重点,把握住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细”,要求学校的管理覆盖每一小环节,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树立“校园无小事,处处都育人”的教育敏锐性。我们只有把精细化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才能够树立起“精心、精细、精品”的工作观念和服务意识,才能创设精细化管理的学校文化环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位教育者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当我们完全实施了精细化管理,我们的教育就时时处处经得起检验,可以即昂扬于阳光下,又何必畏首畏尾,又何惧微信息时代的全民记者、全员监督。

教育兴则百业兴,教育是全民最为关注的行业。微信息时代下教育管理置于阳光下运作已是必然,需要我们管理者有清醒的认识,借助微信息的利器,创新管理,提升效率,才能办人民满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