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观察

余勋章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曲美他嗪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心绞痛病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3%明显高与对照组78.3%,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心绞痛病症发作次数有明显的降低,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绞痛患者,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降低心绞痛病症发作频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曲美他嗪

人体在活动状态下心肌耗氧量增加,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是由于冠状动脉的固定狭窄病变,冠脉血流的增加受阻,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心肌对缺血缺氧极度敏感,主要表现为心绞痛[1]。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曲美他嗪应用效果的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对此相关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5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在38~78岁,平均年龄为60.4岁,其中13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15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症,其心功能分级显示均在Ⅱ~Ⅳ级;观察组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在40~79岁,平均年龄为60.8岁,其中12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17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症,其心功能分级显示均在Ⅱ~Ⅳ级。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和心功能分级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曲美他嗪药物的应用剂量为每次20mg,每天服用三次,患者持续治疗三个月[2]。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心绞痛病症的发生情况。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为患者的心绞痛病症均全部消失,同时运动耐量有所改善,心功能分级均至少改善1~2级,同时其静息状态下的心电图恢复正常[3];有效则为患者的心绞痛次数有显著减少,同时运动耐量有所改善,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其静息状态下的心电图ST段有部分下移,或者T波平坦;无效则为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心功能、运动耐量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显效、有效的比率之和[4]。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分析应用SPSS21.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3%明显高与对照组78.3%,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表1,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心绞痛病症发作次数有明显的降低(治疗前5.2次/周,治疗后0.86次/周),明显优于对照组改善情况(治疗前5.0次/周,治疗后1.9次/周),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4/60)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绞痛患者21.7%(13/60),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

3.讨论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的基础上斑块的形成造成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病变,心肌细胞供血减少,当心肌供氧和耗氧状况失去平衡的时候发生心绞痛[5]。在此情况下不能进行正常的有氧代谢,心肌细胞出现丙酮酸和乳酸的累积,从而出现无糖酵解,乳酸则在心肌内堆积,出现心肌乳酸性中毒,这也会导致心肌能量产生障碍,并且收缩功能随之下降[6]。曲美他嗪作为临床应用较多的抗代谢药物,其作用在于使得心肌的有氧代谢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出现异常,并且细胞内酸中毒病症和钙超载等病症得到缓解,同时细胞内的线粒体得到保护,让心肌缺血得到保护,但是对血流动力学指标没有负面影响[7]。

本研究中,观察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3%明显高与对照组78.3%,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心绞痛病症发作次数有明显的降低,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绞痛患者,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因此,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降低心绞痛病症发作频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洪辉,张志河,陈向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05(01):4-6.

[2]金涛.复方丹参滴丸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9(06):155-157.

[3]谢学渊,王丽华,曾倩,祝业.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4,30(02):174-176+180.

[4]戴树人,李芝峰,廖荣宏,李晓丽,高崇瀚,张剑彬.葛根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3):4003-4006.

[5]李文平,王文虎.稳心颗粒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09):1199-1200+1203.

[6]李文华,吴建东,张辉,黄炜,王志荣,钱文浩,夏勇,李东野.丹红注射液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09(04):390-391.

[7]林海云,陈以初,熊斌.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11(0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