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验经济时代的川剧发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浅析体验经济时代的川剧发展策略

陈实

陈实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所,四川成都610079)

中图分类号:J825-F;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100

摘要:川剧作为首批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的传统戏剧,在其历史发展中处于良好地位。但现今川剧这一传统地方戏剧越来越不被人们所接受,演员、观众出现较大断层现象。秉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旨,使川剧跟上“体验经济时代”,要采取一些的创新革新方式,给予受众最丰富的体验,从而赢回受众。

关键词:川剧;体验经济时代;体验发展策略

2006年5月20日,有“古老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川剧正式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然而,多数人眼中的川剧只是变脸、吐火的杂耍艺术,川剧这一传统戏曲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走上“博物馆艺术”之路。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演出单位(企业)少、演员断层现象严重、年轻观众流失严重、所占演出市场份额小等原因。

“体验经济时代”致使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而文化水平的上升促使人们了解当地特色文化口味不断提升。同时,夜游市场的发展,是发展川剧演艺产品的合适机遇,也是老百姓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合适时间。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需要政府扶持川剧的发展,也需要川剧自身具有竞争力而不断创新出演出产品。

一、川剧进入“体验王国”的门票

1998年美国学者约瑟夫•派因与詹姆斯•吉尔摩提出,“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它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发展阶段。它的核心是消费与生产合一,以消费者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在消费过程中产生“愉悦”、“难忘”等体验,以满足人的“体验需求”。他们强调,娱乐是体验,但体验不等于娱乐,他们提出了“体验王国”。

在上图中,横轴表示人的参与程度,从消极到积极;纵轴表示人与对象的关系,从单纯地吸取注意力(如看别人游戏)到全身心浸入对象之中(如自己玩游戏)。这两组关系划分了体验的四个部分: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它们互相兼容又各有侧重组成“体验王国”。

1.川剧的娱乐特性:娱乐只是体验的一部分,并且是处于“被动参与”与“单纯吸取”之间的一部分。

川剧风格多样,生活气息浓郁,题材广泛,是川剧喜剧一大优势。多数剧本情节简单,人物性格单一,表现出阿凡提式的智慧,且多是近似于开玩笑的生活小戏。如《钻狗洞》《做文章》以及灯戏中的《滚灯》。在艺术风格上,既有注重喜剧情节,也有注重人物刻画;既有清丽婉约,又有粗狂豪放;既有讽刺喜剧,又有抒情喜剧。所以,川剧的根源就极具娱乐性,而这偏偏成为人们感到“愉悦”的最基本的共性。而观众在台下欣赏表演,从传统形式上来说并无参与性,只能被动的吸取艺术家表演方式所带来的亮丽特色。舞美、服装、妆容所带来的视觉效果、高腔及五腔结合所带来的听觉效果,致使观众只有被动参与与侵入的“感观体验”。

2.体验经济时代的互动特性:把娱乐成分添加到体验王国的其他部分会有惊人的效果。

根据图示我们可以得出:体验已被分为了4个部分——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它们互相兼容,形成了独特的个人境遇。娱乐性作为最基本的体验元素,能为观众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观享受。教育的体验主要是客人在积极参与的同时吸取他面前展开的事件,“愉悦教育”从而更好的吸收教学内容;逃避现实的体验的客人,是积极参与到一种侵入式环境之中的。逃离者(客人)完全沉溺于环境,同时也是更加积极的参与者。参与审美体验的客人是到达现场,要将人们和他们的真实环境联系在一起,比如迪斯尼乐园,让来访的客人设身处地的感受动漫王国。通过图示我们可以研究出,最丰富的体验并不在于4个体验的某一部分,而是包含所有四个领域的每一个部分,就是框架之中“亮点”,这才是体验经济的最佳组合。简而言之,体验经济必须拥有四个领域的互动性,互动的融合才能有最大的经济收益。

由此,根据川剧的突出特性,我们完全可以“配搭”出以下三条公式:

(1)川剧的文学教育性+娱乐=观众的吸取和积极参与

川剧蕴涵丰厚的剧目宝库,是雅俗共享的文学殿堂。主要来源有对宋元明清经典剧目的传承,如南戏的《白兔记》、《拜月记》,元曲的《汉宫秋》、《窦娥冤》,昆曲的《牡丹亭》、《玉簪记》,还有编创历史演义剧目的《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其文辞典雅,深入浅出,即可案头阅读,也可场上搬演。以《胭脂配》为例,确属川剧中文学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作者刘师亮改编的《胭脂配》着重此剧的传奇性,其案中套案,冤中有冤的曲折情节,格外注重文选性。王春兰、毛大等社会底层人物的唱词极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却明白晓畅。因此,我们说川剧具有很强的文学教育性,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剧本内容的吸引度高低与否是留下观众的重要因素。剧本的可看性、人物角色的曲折性、演员表演、台词的幽默性,是诱使观众留下的根本原因。

(2)川剧生动鲜活的民俗性+娱乐=观众侵入式积极参与

川剧传统形式上是个群众聚会,特别是酬神娱人的愿戏,参与度高,既还愿又有娱神娱人的功效。正是由于与人们生活的贴近性,才能诱使观众侵入式的积极参与。川剧中的“搬目连”、“搬东窗”以及民间的愿戏等具有浓厚的民俗性及祭祀性。“搬目连”是地方上一件庄重神圣的群体性活动,目的是驱灾辟邪,保佑平安。而旧时如久遇旱,就要请戏班“搬东窗”求雨。“愿戏”则是为祈求神灵保佑家人平安,请戏班演戏酬神娱人,以表诚心。而如今川剧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舞台表演艺术,观众参与度少,再加上现今社会娱乐方式选择的多样性,川剧的体验模式发展越来越仅限于观众审美模式。由此可见,我们应该从剧本设置上就随着现代社会的变化,不仅保留剧本的文学教育性,也

应多加入与观众互动环节。剧本情节、演员演技的层层推进,而川剧的方言特性,更应该将观众带入剧情的高潮,让观众一起参与到川剧演出中,才能达到入侵式的积极参与,充分调到观众情绪。

(3)川剧演出审美效果+娱乐=为观众侵入的愉悦观感。

我们所说的审美效果主要包括于舞台艺术的舞美设计,以及表演服装、川剧绝技、丰富独特的舞台表现手法。舞美、服装、道具的唯美唯俏,变脸中的吹脸、面具变脸、气功变脸等,藏刀、吐火、耍火、踩跷踢毽、飞刀(打叉)等表演绝技,会勾起观众的好奇心,演员的精彩亮相,都会使观众停留。俗话说“京剧是听的,川剧是看的”,意指京剧听唱腔,而川剧则以表演见长。所以川剧发展自身就需要不断创新,提高审美。

综上分析,进入“体验王国”的四个因素,川剧这一传统戏剧形式本身是具备的,现在我们需要更好的结合它们,以使丰富体验因素,让人们就是觉得“爽”。

二、川剧如何进入“体验王国”

最丰富的体验包含四个领域的每一个部分,它是处于框架中心的“甜美的亮点”——最佳组合。一次好的演出,既要愉悦感官,又要涉及心灵,还要扩展知识和引出好奇。单纯的从某一方面的划分来看,是不可行的,也进入不到“体验王国”。正应如此,川剧应不断改革创新,将最丰富的体验呈现在观众面前,留住受众,也要从自身的改革实行,扶持传统戏剧,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1.剧本主题多样化,活动情景化,寓教于乐为一体。

剧本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观众的去留。剧本主题多样化,新剧目应融汇现代语言引起年轻人的共鸣,但又不失文学性。未来的川剧发展需要时常更新主题,固守主义或跟风只会走向失败。未来的演艺方式需要不断创新,更多的体现体验经济时代的特征,川剧演艺产品的活动情景化满足游客体验、感受文化、品味文化,创作更多具有情景化的演出体验项目,重视游客多重感观体验。比如话剧《老宅》,剧本语言既轻松幽默又增加了悬疑性内容,邀请观众直接参与到演出,进行侵入式体验,这种方式值得借鉴一番的。目连戏、愿戏等传统表演形式,并不能抛弃,相反,它们是与观众进行互动的宝贵资源,演出方式的变换性,有助于不断调高观众胃口,增强趣味性,而不是一味的坐着“欣赏”,只有审美的愉悦感。

2.“实验性艺术”为川剧演出产品打上时尚标签,提升审美效果。

实验性艺术也称前卫艺术,是指对于综合材料、电子媒体(摄影、video和计算机艺术)和网络媒体等技术手段的使用和在文化态度和艺术形式层面上的相对实验和创新。川剧演出产品突破舞台剧院场地限制,根据剧目要求、舞台条件,依托高科技变幻色彩灯光技术、完美的舞台设计技术、音响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特技技术、景观塑造或包装、服装设计、演出场景与情景模拟技术保证感官享受,为观众呈现一台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目前观众对多元化合个性化需求增多,更需要多重感观体验。为此只有不断深入研究如何满足观众的多重感观的体验需求,才能创造出更多具有创意的演出产品,不断发展新的绝技,表演者自身才艺提高,未来在触觉、听觉、味觉等方面均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让观众流连在惊艳与美之间。

3.“免费”策略引导观众侵入式积极参与。

调动观众的积极性是川剧占领市场的必要问题。据调查,观众难进戏院看戏,一是认为川剧跟不上形势,唱腔让年轻观众不喜欢,致使观众出现断层现象。而当下音乐形式发展的多样性,我们完全有能力将突出以“川剧为主,流行元素为辅”的嫁接模式,来赢得年轻群众的目光。二是如遇戏院票价太贵,消费者花钱后出来感觉一般,普遍认为无良好的收益,逐渐会产生抵触心理。“免费”的策略并不是指真的免费,我们可以嫁接第二方,比如购买免费看戏,营销川剧周边商品,如川剧的相关书籍、脸谱纪念品等,让观众留下愉快的体验记忆,以后看见这些物品回不自觉的想起曾经的体验,还有可能诱发观众再一次进入戏院的想法,增加其积极的参与性。

参考文献:

①《体验经济》:B.约瑟夫•派恩二世詹姆斯H•吉尔摩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

②《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胡晓明、肖春晔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11

③《川剧》:杜建华著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