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0年我县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2008-2010年我县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周诗璞

周诗璞(四川省通江县人民医院635700)

【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4-0045-02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称丙肝)在我县的发展趋势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以制定合理防范策略。方法对我县2008年~2010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008年~2010年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在1.49/10万~4.91/10万之间,年均病发率为3.87/10万,2008年最低,随后上升;我县绝大部分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少数地区发病率较高,但地区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14.977,P>0.05);丙肝发病在20~40岁的青壮年居多,占总病例的57%;男性与女性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病例以农民居多,占总病例的53%。结论我县的丙肝发病率2008年较低,但呈现上升趋势,务必要加强病情控制工作,以切断传播途径的方式为主,逐步建立起综合防范措施。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控制策略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输血后肝炎的主要原因,是较常见的肝炎疾病。据我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普通人的坑-HCV阳性率为3.2%。为对丙肝的流行趋势及其特点作详细了解,现对我县自2008以年来的丙肝疫情进行分析,以制定合理的监控及防范措施。

1材料与方法

1.1发病资料

1.1.1丙肝发病资料来源于通江县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通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鉴。人口资料来源于《通江县统计年鉴》

1.1.2研究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1.1.3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的统计分析均采用MicrosoftExcel2003软件,并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

2结果

2.1流行强度与趋势

我县2008~2010年共报告68例丙肝,年发病率为3.87/10万。2008、2009年发病率分别为1.49/10万、4.91/10万,随后呈上升趋势。2010年的发病率有所改善,为3.69/10万。据报告显示3年间由于丙肝死亡的有0例,平均死亡率为0。

2.1.1丙肝在病毒性肝炎构成比的变化在当年全部病毒性肝炎中,丙肝的比例由2008年的2.3%上升至2010年的5.0%,呈

逐年上升趋势。

2.1.2流行特征

2.1.2.1地区分布:2008~2010年间,诺江镇的平均发病率最高,为33%,沙溪镇年均发病率为9%,其他地区平均发病率为5.7%。三者呈现高低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24.3,P>0.05)

2.1.2.2时间分布:2008~2010年间,各季节无明显季节性表现,发病构成依次为22.33%、36.33%、26.33%、14.67%,各季节呈平均分布。

2.1.2.3人群分布

2.1.2.3.1性别分布:据2008~2010年丙肝病例的报告显示,3年间共报告有68例,男女比例为2:1。男性平均发病率为2.15/10万,女性平均发病率为1.03/10万,男女发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12,P>0.05)。

2.1.2.3.2年龄分布:从发病构成上看,20岁以上成年人为丙肝发病主要人群,3年间报告20岁以下的病例仅为12例,占总病例的为17.65%。20岁以上人群中,较为突出的是30~39岁的年龄组,占39.70%,其次为20~29岁和60岁以上年龄组,分别占23.11%和21.03%。各年龄组发病构成平稳,3年来无明显变化趋势。

2.1.2.3.3职业分布:从发病构成上看,农民为丙肝的主要患者,3年来共报告36例,占发病总数的52.94%;离退人员和家政人员其次,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35%和6.98%;公务员、学生、公共场所服务员等职业也有发病报告。就发病趋势来看,公务员发病率总体有所下降,由2008年的3.04%下降到2010年的1.47%。目前值得重视的是,由于农民工的逐年增加,其发病构成也随之呈上升趋势,截止2010年已达56%。

3讨论

2008~2010年我县丙肝病发率与国内其他地区报告虽无显著差异,但逐年的上升趋势已经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值得注意是,相比甲肝和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使其发病率得到了较有效的控制,而丙肝的发病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3年间上升了3.3倍以上。有关部门需重视及加强对丙肝的防控工作。

丙肝在未成年人中比较少见,而丙肝发病在成年人及老年而那中比较多见,这说明丙肝的发病呈现青壮年和老年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可能是由于青壮年在社会分布比较广泛,从事各行各业的都有,范围广,感染几率大;老年人则可能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年代各方面条件较差,在输血过程中被感染的几率较高。

我县丙肝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现象,四季分布较平均。农民、工人、家政人员职业是丙肝的常见发病人群。公务员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农民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农民工群体的管理工作。

丙型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特点是感染慢性化程度高,容易导致肝脏慢性炎性反应、坏死和纤维化,严重者可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形成。近年来由于我县丙肝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起来,加强对丙肝的防控工作。由于目前尚无丙肝疫苗,控制感染源及切断传播途径就成为防范丙肝的主要途径,对具体的防范工作,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1)对丙肝患者进行科学的治疗,并提醒家属做好防范工作;(2)加强血和血制品的抗-HCV筛查工作,控制血液传播;(3)加强对吸毒人员及性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4)加强对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使医源性传播得到控制:(5)加大对丙肝疫苗的研制开发,以运用在今后的临床医疗当中;(6)加强丙肝预防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丙肝的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戴志澄,祁国明.中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60-71.•

[2]王富珍,龚晓红,刘立荣,等.北京市1997-2003年丙型肝炎疫情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6,8(4):259-261.•

[3]余滨,高丽,陈载超,等.1997~2004年武汉市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华中医学,2007,31(2):142.•

[4]王豪.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与预防[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6):36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