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与对策分析

/ 2

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与对策分析

马淑萍

广东科技学院

0引言

互联网金融正在逐步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人们的娱乐消费、工作、休闲等渐趋于虚拟化和网络化。电话支付、手机支付、在线分期付款等支付手段的运用是增强客户粘性,提升客户体验的重大途径,第三方支付平台正在以更多新颖、简单的操作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客户。

根据业务主体类型不同,第三方支付企业一般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以大型B2C(企业对客户、客户对企业的交易)、C2C(客户对客户的交易)等网站的网关支付为途径,如支付宝、快钱等;二是以销售点(POS)终端的线下支付为渠道,如拉卡拉等;三是储值卡等预付卡服务。随着第三方市场竞争的日趋剧烈、服务规模、支付业务范围的逐渐拓展和新的支付工具的出现,人们对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其中必然会产生潜在的风险,新的风险和安全隐患也层出不穷,第三方支付的问题正在逐步响人们的交易安全,本文重点讲解操作风险、技术风险、外部环境风险以及信用风险,以及给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1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分析

1.1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一般是指由于第三方支付相关人员持卡或支付过程产生违规、操作不当的行为、业务程序违规等所带来的风险。总的来说,操作风险包括一切线上平台的人员由于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各种风险,第三方平台的发展仅有短短的几十年,其业务人员在专业水平上有不同层次的差异,这就导致了第三方平台会存在操作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操作风险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相关操作人员通过提高专业能力、第三方平台机构完善操作程序,那么就可以降低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保证交易能够高效并且有序地进行。

1.2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在支付过程中,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硬件系统、安全技术及网络运行方面出现问题而导致数据完整性、保密性存在风险,或者系统可靠性、客户身份识别或者其他相关计算机支付的数据库、操作、电脑安全等方面本身存在的安全漏洞。第三方网上支付业务及风险控制工作是由电脑程序和软件系统控制执行的,计算机内部的问题,比如系统停机、磁盘损坏等不确定的、人为的因素是技术方面风险重要表现。另一方面,技术风险也体现在电脑网络系统外部的黑客攻击,以及电脑病毒入侵等。从当前线上支付系统来看,网上支付系统的技术风险控制还是比较薄弱。

1.3外部环境风险

目前在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法律层面的地位都不明确。未能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是导致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风险的不可忽略因素。如果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运营过程中受到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这将会有重大的经济损失或形象跌落的风险,即外部环境风险。另一方面,外部环境风险还包括银行费率、汇率、利率、保证金比率变动等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运营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1.4信用风险

如果交易方在到期日不能完成履行义务,那么就会产生信用风险。从交易主体来看,信用风险一般包括卖方信用风险、平台信用风险、买方信用风险三个方面。卖方信用风险大体上包括卖方非法经营、收款后拒绝提供相关服务或产品、利用虚假身份进行交易,以骗取买方的资金。平台信用风险是指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客户提供虚拟的网络账号,消费者提前把钱打入虚拟账户充值,虚拟货币到账后,第三方支付机构欺骗消费者侵犯消费者利益,这种第三方支付机构被不法分子占有、或者机构原本就欺骗消费者钱财的话,那么就会存在平台信用风险。买方信用风险是指资金来源是不合法、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洗黑钱、交易、信用卡套现或持卡人否认自己操作、授权他人操作的交易、以及其他方面的风险。

2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控制对策

2.1增强交易系统的安全性

增强交易系统的安全性,建立功能强大的病毒检测体系和防火墙体系是非常的重要,并且要定期做好系统漏洞监管方面的工作。建立有效而又稳定的应急处理预案,做好异地防备系统,确保系统的安全运作和灾难尽快恢复能力。另外,为了今后不同平台之间的能够相互合作,需要构建统一的第三方支付业务技术系统,并确保第三方支付服务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2.2建立高效的监管体系

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进行监管是建立高效监管体系的重要一步。应明确规定用户沉淀资金的账户与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自有账户严格分离。此外要禁止将用户沉淀资金进行投资、放贷或者挪作他用,应由银行托管用户账户资金。一旦发现此类违规活动,要严惩违法分子的行为,树立良好的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秩序,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服务过程中,要坚持基本的交易规则,健全完善因业务产生纠纷各种处理方法和基本原则,预先做好风险控制的方案处理。同时,建立第三方支付保证金制度也是高效监管体系必不可少的举措。为了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广大用户的资金使用安全,避免因第三方机构的风险而遭受过大损失,应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相关服务商在其开户银行存有一定交易比例或金额的保证金,一旦发现第三方机构存在安全问题,这部分资金便会被银行立即解冻并用以抵御风险。

2.3健全内部控制机构

第一加强对岗位内部和员工的控制管理。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提升员工的维权意识和内部控制意识,预防员工道德风险的发生。

第二通过建立权利制约制度、内部责任分工制度、激励和惩罚制度等独立的财务制度来加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经营绩效和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第三方平台往积极、高效、有序的良好方面茁壮成长,助力推动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4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第一,完善的信息强制披露制度是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的重要一步。第三方支付平台相关机构要及时对公司重大经营项目、重大事项以及服务标准等进行公开披露,在公众和相关监管机构的监督下公开透明的进行业务活动。另外,要维护客户的知情权、投诉权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确保第三方平台的朝着积极健康的良好方面发展。

第二,买卖双方、银行、电子商务提供方等是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各利益相关者,应当规范这三方的主体地位及权利和义务,各项工作及时快速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以此分工合作,权责分离。

参考文献:

[1]潘敏耀.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影响与对策[J].福建金融,2019(03):67-69.

[2]刘兆露.我国的第三方电子支付模式--以支付宝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3):56-57.

[3]杨意.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监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4]蒋秀红.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16):189-190.

[5]卢楠,仲之豪,计文叶.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监管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1):94-96.

[6]范瑾.我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风险与监管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