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2016年死因回顾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维西县2016年死因回顾调查分析

陈丽李延辉张学雁

(维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维西674600)

【摘要】目的:了解维西县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和现有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维西县2016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1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维西县居民粗死亡率794.71\十万,标化死亡率为749.49|十万,男性人口死亡率为1013.62/10万(标化率为1018.85/10万),女性人口死亡率为563.98/10万(标化率为486.36/10万)男性死亡高于女性(χ2=96.54,P<0.05)男女性别死亡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80:1前五位死因顺位依次为:伤害、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前五位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7.11%。结论:维西县居民以伤害、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为主要死因。维西县全死因各年龄段的死亡率有0~1岁组和75岁组两个高峰,除1~35岁出现一个死亡低峰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死亡专率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75岁以上达高峰,且男性各年龄段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关键词】高原;死因;死因顺位;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8-0388-02

通过对维西县2016年居民死亡情况的全面调查和分析,针对居民的主要死因及其变化;同时也正确反映维西县居民的健康状况,客观评价维西县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成效。

1.材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居民死因登记报告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报告系统的年度报表,人口数来源于维西县统计局资料和维西县2016年人口普查资料。

1.2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编码,死亡率标化按迪庆州维西县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标化,通过入户调查和《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表》分析维西县居民死亡的前5位疾病。

粗死亡率=某年内死亡数/某年平均人口数×10万

标化死亡率p/=(Ni/pi)pi(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年龄结构作为标准)

性别死亡率=某年内某性别死亡数/某年某性别平均人口数×100%

年龄别死亡率=某年该年龄死亡人数/某年某年龄组平均人口数×10万

1.3质量控制

调查人员全部进行培训,各调查单位必须指定责任人,调查组设立质控人员,调查表全部进行审核;数据复核总符合率达到90%以上;根本死因编码正确率达到95%以上;粗死亡率符合当地人口和社会经济水平。

2.结果

2.1死亡概况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傈僳自治县。全县辖3个镇、7个乡。总面积4661平方千米。总人口155331人,有傈僳、汉、纳西、白、藏等民族。维西属边远贫困山区,经济很不发达2016年维西县人群粗死亡率为794.69/10万,按2000年全国人口构成进行标化,标化死亡率为749.49/10万其中,男性人口死亡率为1013.62/10万(标化率为1018.85/10万),女性人口死亡率为563.98/10万(标化率为486.36/10万),男性居民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是女性的1.80倍(χ2=96.54,P<0.05)。

维西县2016年前五位死因死亡率构成比

死亡原因1~5位分别为:(1)伤害,占19.82%;(2)脑血管病,占17.40%;(3)心脏病占15.24%;(4)呼吸系统疾病占12.66%;(5)肿瘤11.99%,前5位死因占总死亡数的77.11%;

2.2维西县前10位死因顺位分析

维西县居民的前十位死亡原因依次为:(1)伤害;(2)脑血管病;(3)心脏病;(4)呼吸系统疾病;(5)肿瘤;(6)消化系统疾病;(7)起源于围生期的疾病;(8)传染病和寄生虫病;(9)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0)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从居民前10位死因可以看出,传染病死亡目前仅占维西县人群全死因的第8位,相反,以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损伤与中毒已居于主要位次(图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居民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加重了疾病的负担,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前十位死因中,无论县区或乡镇,伤害、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疾病死亡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心脏病及泌尿系统疾病死亡率则是女性高于男性。

2.3年龄别死亡情况

调查显示,居民全死因中,男性居民死亡率1013.62/10万为(标化率为1018.85/10万),女性居民死亡率为563.98/10万(标化率为486.36/10万),男性居民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χ2=96.54,P<0.05)。男性和女性居民的前五位死因分别为:男性(1)伤害,死亡率237.28/10万;(2)脑血管,死亡率为167.65/10万;(3)心脏病,死亡率130.25/10万;(4)肿瘤,死亡率122.51/10万;(5)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116.06/10万。女性:(1)心脏病,死亡率为111.44/10万;(2)脑血管,死亡率为107.36/10万;(3)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84.26/10万;(4)伤害,死亡率73.39/10万;(5)肿瘤,死亡率66.59/10万,除第2位脑血管疾病男性与女性相同外,其余死亡原因男性女性均不相同。维西县死亡有0~1岁组和75岁组两个高峰,前者44例,死亡率4096.80|10万,75岁以上死亡336例,平均死亡率10012.4|10万。(如图)

3.讨论

维西县居民粗死亡率为:794.71/10万,标化死亡率为749.49/10万,男性人口死亡率为1013.62/10万(标化率为1018.85/10万),女性人口死亡率为563.98/10万(标化率为486.36/10万),男性高于女性(χ2=96.54,P<0.05)这一结果与2006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一致[1]可能与男性从事危险的工作比女性相对多,因此加强安全生产措施有可能降低男性的死亡率。

维西县第一大死因是伤害和中毒157.48|10万,高于全国抽样调查结果,伤害对维西县劳动人口和居民健康的威胁日益凸显,要加强交通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2]。第二大死因是脑血管病,可能与迪庆高原人们的生活习惯,喜欢吃油腻食品、喝酥油茶、平时聚在一起就抽烟喝酒等因素有关,第三大死因是心脏病,可能与地理环境有关,迪庆高原平均海拔3380米,空气稀薄,长期生活在缺氧地区,有专家曾经说过:“即便是徒手行走,也形如负重数十斤的包袱在运动”。心脏带负荷运转,久而久之,导致各种心脏病的发生。维西县居民死亡水平(7.31‰)相对较高,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全国(7.16‰)和云南省(6.45‰)的平均水平。

维西县死因顺位中前五位是(1)伤害;(2)脑血管病;(3)心脏病;(4)呼吸系统疾病;(5)肿瘤;和祥云县居民死亡原因类似,但与2006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农村样本县的死因顺位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道疾病、心脏病、伤害和中毒[3]不一致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维西县主要死亡原因,这和全国死亡调查的结果一致。另外维西县死亡有0~1岁组和75岁组两个高峰,前者多源于早产儿和未成熟儿、新生儿产伤和窒息和围生期的其他疾病,后者多源于慢性非传染病,而青少年和壮年死亡多源于伤害和中毒,伤害和中毒是造成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这与祥云县2011年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一致[4]。

【参考文献】

[1]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2]王会军,马永胜.迪庆州2014年居民死因回顾调查报告。迪庆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

[3]戴卫东.病有所医不再遥远[M]济南:人民出版社.2008:103-104.

[4]潘绍林,周亚娟.祥云县2011年居民死亡原因分析[J]卫生软科学杂志2012、11(第26卷第11期)987-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