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性分析

朱晓慧

关键词:乡镇管理体制改革

近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在了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这就要求乡镇政府应该领导农民群众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接受来自新阶段的挑战。然而现阶段在农村的管理与改革上也渐渐暴露出乡镇政府在行政管理方面的种种问题,例如缺乏积极性,难以接受新鲜事物等,这些往往会影响到乡镇政府的团结力、办事力以及乡村经济发展状况等。

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说,在我国农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虽然有卓越的贡献,但在一些工作中,乡镇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因为不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乡镇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较慢,乡镇行政管理的办事效率有所降低,以至于农村的现状与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经济发展程度趋于缓慢,人民的利益得不到提升,致使党和政府的形象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1.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不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规里明确规定了乡镇政府的职能,而在履行职责时,由于不同的具体情况而存在乡镇职能出现错乱的情况。首先是职能“越位”。乡镇常设的几个办公室不仅承接基本农业工作,还要在上级任务指标下发到乡镇时,制订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大批工作,以致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通常是一人担多项职务,从而无法确保行政效率。目前的乡镇机关普通人员编制少,一人任多职但权力较小平时事务偏多,不能定时定量的完成下发的任务;其次是职能“缺位”。在国家税费制度改革后,乡镇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权利已然消失,财政权利减小,但日常支出仍较大。再则是职能“错位”。部分乡镇对于上级政府派发的指标很重视,为了完成指标而花费更多精力与财务。而因为政绩考核,乡镇政府过分注重各种考核评比,在发展经济和服务群众方面便会有所懈怠。

1.2.乡镇财政入不敷出

我国绝大多数乡镇目前的实力仅仅是能满足基层工作人员开支,部分乡镇甚至连日常基本的运营都难以维持,财政方面更是入不敷出。为响应国家号召,乡镇政府还会增加公共事业的投入,扣除掉日常运转所需开支之后,兴办公共事业、开展公共服务也需要不少财力,这便很难保障公共服务的运转。乡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收入,面对繁重的财政支出,致使财政状况将一步步恶化。乡镇财政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收入不稳定,大多数情况还是以自然天气为根基,但其支出远高于财政收入,压力巨大,有时候只得靠上级的补助才能解决一系列问题。部分乡镇的基层干部就连正常的工资开支都难以得到保证,遑论必要的补贴福利等,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基层工作者的主动性。

1.3.滥用行政组织职权

乡镇的上层领导机构由于镇政府机构中相对的权威和权力,权大欺人,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认识与考察,因此在行政指挥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领导干部早已安排好职位,利用身份之便以国家利益换取个人利益,一旦离职便到某企业中挂名;有些领导则擅自使用手中职权以及自己的全力圈子,为亲朋好友开通多种就业与福利的绿色通道,或者收取高额贿赂来通过非法手段为他人提供职务,将本不符合职位条件的人安排在政府岗位中,罔顾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有的领导干部干脆以职务之便,来谋取更多非法的利益。

1.4.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与其他体制改革的衔接不够

解决乡镇机构配置、权力、政府职能与经济发展等问题是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着力点,致使与其他基层行政体制改革的配合与衔接远远不够。本应与其它各种体质改革相适应,但是政权在实际的运作中,从乡镇政府行政隶属关系而言,权力性质的部门往往会被分离出去,并限制其行政权力和手段。乡镇政府不易统筹安排各种力量主要还是因为各部门与乡镇之间的不配合、不协调,不能有效合理且科学地管理地区的大小公共事务,导致出现行政效率不高、水平较低的景象。

二、解决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城乡与村镇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有效的处理与解决现行体制中的各种矛盾,必需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2.1.切实转变职能推进乡镇政府转型

清楚认识政府的权利职能,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政府的权威,清晰地认识到政府的主要职责,这将会是乡镇政府的权利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及为广大群众带来更优质的服务,带领乡镇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首先由政府职能的转变。约束并规范政府应该怎么做,只能怎么做,不能怎么做,做到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的和谐统一。坚持党的领导,正确领悟党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当地的地理环境与有利形势,合理并有效开发当地经济,带领人们走向致富之路,努力缩减城乡贫富差距,统一对待广大人民群众。要做到对工作人员的工作作出积极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就需要我们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考核指标务必做到切合实际,那些与实际联系并不紧密的指标尽量减少,以求真正地缩减乡镇政府的压力。再则是要明确每个岗位的职务和责任,向上级请示并建立新的岗位机制,使机关干部能明确并专一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做到人有事干、事有人干,充分利用每一位员工的聪明才智,切忌人员编制少或出现个别滥竽充数的现象。定性定量地考核工作业绩,主要以工作人员为人民群众提供的有效服务为重作为定性考核的标准。为了充分发挥城乡干部的积极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打破职员职务高低,更加注重能力、威信等各方面自身素养,按照设置的岗位申报,竞争上岗从而形成努力干事业、不偷懒的良好局面。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需要对现有政府机构进行配套改革,并进一步强化责任。

2.2.完善财政分配体制,积极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

首先在对乡镇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监管方面,县(市、区)政府不可掉以轻心,应时刻督促提醒,增强预算执行力度,实时监控增加透明度,对于随意利用乡镇财政支出的违规现象应严肃查处,尤其要曝光典型事件。其次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运营情况好、发展潜力大的社会组织,政策上保障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税收等方面,同时可以补贴部分资金。加强宣传力度,定期评比并表彰作用发挥较好的社会组织,树立典型,广泛宣传为行政体制改革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2.3.完善行政法规建设,加强行政执法监督

为使内部结构能够真正的得到优化,政府就要精简组织机构。政府在地方应充分考察与了解想要推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县(市),深刻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切合实际做出科学的评判,确定其政策能否真正推行。由于乡镇政府处于我国政府机构的最低层次,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向服务型转变是一个挑战性极强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党的基础与根基,所以乡镇政府的每一个决策都十分重要。

2.4.部分乡镇改为街道办事处

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展开部分乡镇改为街道办事处。首先一定要明确街道办事处这一管理体系的主要责任,尤其是以为人民服务为重,做好基础社会保障工作,不能出现职能混乱的现象;也要清晰地了解街道办事处自身权利的范围,公正合理地划分权责,防止领导者擅自用权。在当地发生自然灾害或者重大事故,例如天津港口大爆炸,当地街道办事处必须要在第一时间,配合政府主要机构做好防灾救灾的保障工作。街道办事处是最贴近人民日常生活的政府机构,在权利方面要做到严格职守,不能过分放权,假如一味放权而置之不理,只是要求地方优化乡镇建设,在经济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下,改革将如履薄冰。

三、结论

加强乡镇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乡镇必须遵守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做事风格。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不畏艰险,不断修正改革路径和方式。深入人民群众并搜寻及收集乡镇居民的意见建议,不断促进公民参与乡镇管理,使乡镇管理队伍趋近知识化、现代化,使乡镇管理的行政体制改革在经济的发展中不断向群众靠拢,逐渐形成适合自己城镇发展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相知体制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杨轶囡.深入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吉林农业,2016(4)

[2]徐继敏.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现状、问题和思路[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