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骨折病人并发肺栓塞心电图分析

/ 1

20例骨折病人并发肺栓塞心电图分析

王海燕靖海波

王海燕靖海波(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264400)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240-01

肺栓塞是由于肺动脉或某一分支被血栓堵塞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创伤所致骨折,特别是长管状骨骨折,其损伤部位的静脉血管内膜损伤后多有深静脉但栓形成(DVT),栓子脱落极易造成急性肺栓塞(PE),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PE患者20例,现对其心电图变化分析报告如下,旨大探讨心电图在PE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诊治过程中继发急性肺栓塞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为27-78岁,原发疾病:股骨预骨折骨宽关节置换术后3例,股骨干骨折术后5例,胫腓骨骨折术后2例,上肢骨折术后2例,股骨干骨折与胫腓骨骨折术前各2例。临床症状表现多数为心慌心悸,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及气短。既往无糖尿病史,恶性肿瘤,肺部疾病及重大内科疾病等。

1.2入选标准:(1)患者有骨折之后,因搬动或手术后开始活动或大便用力时发生,患者突然发生晕厥,或重度呼吸困难,隨即伴发紫,休克,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和狱死9例,因发病急,较短时间死亡,未做影像学检查,但据临床表现推测为大块肺栓塞。(2)螺旋CT证实,主肺A、左、右肺A或其分支发现血栓的直接证据共6例。(3)彩色多普勒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共5例。

1.3检查方法:所有患者都采集标准12导联心电图多次,观察分析比较各项指标,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次/分),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V1-V3R波变化,SIQ,T波,ST波,电轴等。

2结果

在20例患者中异常者17例,窦性心动过速13例,(占65%),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占15%),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占30%),SⅠ、QⅢ、TⅢ征3例(占15%),Ⅰ、Ⅱ、Ⅲ、V1-V6、T波低平8例(占40%),左胸导联ST段轻度压低2例(10%),电轴右偏10例(50%)。

3讨论

急性肺栓塞大多数伴有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急性右心室扩张和肺动脉高压。在上组中窦性心动过速为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因为肺A栓塞时,肺A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增加,右心作功和耗氧量增加,而且右心室压力增高,主动脉与右心室压力差降低,冠状A灌注下降,左心每搏输出量降低,机体必然增加心率以维持心排出量,以维持自身组织代谢需要,故常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在急性肺栓塞中其次就当特别注意的就是胸前导联的变化,尤其是V1-V3,V1导联有时呈SR波,有时为QS波,在肺栓塞时经常出现动态变化,均是因为右心室压力升高所致,因而应仔细观察比较,胸前导联T波低平及ST段压低均是肺栓塞本身引起的生理损害所致的心肌缺血表现,因为随着冠状动脉灌注压下降,血流量明显减少,尽管机体通过一定的自身调节机制来增加右冠脉血流,以保证右心室肌尤其是心内膜下心肌的供应,适应右心室作功的增加,但仍存在心肌相对缺血,故发生心电图上相应改变。SⅠ、QⅢ、TⅢ征被认为是为肺栓塞常见而重要的心电图改变,本组3例(15%),当急性肺栓塞时,肺循环用力突然增加引起反射性全小动脉痉挛,右心室压力升高,和急性右心室扩张,导致体表心电图发生变化,虽然SⅠ、QⅢ、TⅢ征敏感性较低,但SⅠ、QⅢ、TⅢ征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死亡率增高,SⅠ、QⅢ、TⅢ征阳性提示双侧肺A栓塞发生率高,临床多发现为大面积型,本组3例明显SⅠ、QⅢ、TⅢ征患者均在发病内第一小时内迅速死亡。

因此,当骨折病人发病前心电图正常,发病后出现①新出现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窦速。②V1-V3QRS振幅降低,V1由RS转QS,T波低平、倒置。③SⅠ、QⅢ、TⅢ征QRS电轴右偏,其中一项或多项心电图改变,高度提示肺栓塞,但还有一部分患者心电图正常或仅有非持异性改变,因此,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肺栓塞。

近年来,肺栓塞在骨科病人中发生率逐年增高,是骨科极为凶险的并发症,心电图作为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可为急性肺栓塞的确诊提供重要的参考,也为临床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