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及其诊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腺性膀胱炎及其诊治

许军

许军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摘要】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病理诊断与治疗效果,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我院共收治的64例腺性膀胱炎。均经尿道电切气化术治疗,治疗组行化疗药作膀胱内灌注,对照组不行灌注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尿失禁、膀胱颈狭窄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6月~3年,平均(1.9±0.8)年,治疗组共计32例,9例完全治愈,11例显效,11例好转,1例无效,无复发,总有效率为62.5%,总无效率为3.1%;对照组共计32例,8例完全治愈,10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2例复发,总有效率为56.3%,总无效率为18.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无效率上比较差异显著(P<0.03)。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有效首选方法。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尿道电切气化术、诊治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过度增生性病变,自1899年首次报道以来,其发病率已逐年上升[1],这与膀胱镜检查的普及和病理活检技术的提高不无关系,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2]。研究表明,腺性膀胱炎有发展为腺癌的可能,其与慢性感染、结石和梗阻性疾病等致正常移行上皮化有关[3]。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诊治的6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方法。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前均采用膀胱镜检查结合病理组织活检证实为腺性膀胱炎,其中并发乳头状癌1例。男29例,女35例,年龄26-75岁,平均47.5岁,病程3个月-4年。依据腺性膀胱炎临床症状:64例患者中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症状24例,血尿20例(肉眼血尿9例,镜下血尿7例),下腹痛、会阴坠胀12例,排尿困难5例,伴膀胱颈硬化10例。尿常规检查:红细胞阳性30例,白细胞阳性26例。膀胱镜检查:病变位于膀胱颈口21例,膀胱颈及三角区18例,膀胱三角区16例,弥漫或散在分布6例,其他部位3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及诊断标准

1.2.1方法

64例患者术前经充分准备后在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电切术。对照组:切除功率控制在150w以下,术中适度充盈膀胱,以粘膜皱褶平展为度,电切范围超过肉眼可见病变黏膜及相邻1~2cm的正常膀胱黏膜,深度达浅肌层,累及输尿管口者可以先置入“J”管后电切,合并膀胱颈梗阻者行前列腺汽化术或膀胱颈电切术解除梗阻,合并膀胱结石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术后3~5d拔除导尿管,1月后取出留置双J管,常规抗感染一周。治疗组:在经上述尿道电切术后7d左右开始行化疗药作膀胱灌注:采用丝裂霉素20mg加生理盐水40mL,药液保留2h且每隔半小时向仰卧、俯卧、左侧卧、右侧卧更换一次体位,每周一次,连续八次,改为每两周一次,连续八次,此后一个月一次,连续十二次,术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膀胱镜,此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两年。

1.2.2疗效判断

完全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泌尿系统功能恢复正常,膀胱镜复查黏膜正常,随访活检报告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泌尿系统功能明显好转;好转:偶有间歇性尿路刺激症状,尿常规检查偶有血尿或偶见散在病灶未愈;无效:症状、膀胱镜及黏膜活检无明显改善;复发:术后3个月镜检加活检无异常,6个月后或更长时间复查出现腺性膀胱炎。总有效率=完全治愈率+显效率;总无效率=无效率+复发率。

1.3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均经尿道电切气化术治疗,随访16个月~3年,平均(1.9±0.8)年,两组患者均无尿失禁、膀胱颈狭窄等并发症发生且无1例癌变。目前共有6例仍在随访中。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见表1.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例)

完全治愈(例)

显效(例)

好转(例)

无效(例)

复发(例)

总有效率(%)*

总无效率(%)**

治疗组

32

9/32

11/32

11/32

1/32

0/32

62.5

3.1

对照组

32

8/32

10/32

8/32

4/32

2/32

56.3

18.8

P值

>0.05

>0.05

<0.03

>0.05

<0.03

*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0.05。

**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χ2检验,P<0.03。

3讨论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上皮腺性增生病变,目前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明确的定论,研究认为,腺性膀胱炎主要是由下尿路梗阻、反复持久发作的感染、结石等慢性刺激致使膀胱移行上皮发生化形成,而导致慢性刺激的最主要因素是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4]。腺性膀胱炎易发于膀胱颈部、膀胱三角区、尿道内口下方;对腺性膀胱炎的鉴别确诊主要是通过病理活检及膀胱镜检查。腺性膀胱炎的发病率在0.9%~1.9%之间[5]。许多学者认为,腺性膀胱炎本身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其具有恶变倾向,报道显示大约有接近4%的患者若干年后会发展为膀胱癌[6]。因此,对于腺性膀胱炎的及时发现确诊治疗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主要有单纯药物膀胱腔内灌注治疗、膀胱全切除术等疗法。本研究治疗组采用尿道电切气化术加术后膀胱腔内灌注化疗法诊断,对照组未加术后灌注化疗。随访16个月~3年,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为发生并发症,无1例癌变。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2.5%,总无效率为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3%,无效率为18.8%,两组患者在无效率上比较差异显著(P<0.03)。可见,尿道电切术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显著,术后采用丝裂霉素等药物作膀胱灌注化疗能减少复发和恶变。

电切气化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轻、恢复快等显著特点,此外对于复发者还可再次电切,可作为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手术疗法。再者,鉴于腺性膀胱炎具有易复发和潜在恶变倾向,需加强对患者术后的密切随访(B超和膀胱镜检),一旦发现病变复发应及时行病理活检及经尿道切除。

参考文献

[1]汤昊,孙颖浩.腺性膀胱炎及其诊治.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23(9):715-718.

[2]林明恩,姚友生.腺性膀胱炎的病因与膀胱癌关系研究进展.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2,4(4):245-247.

[3]程庆水,姜书传.腺性膀胱炎诊断及治疗探讨.实用医学杂志,2012,28(4):679.

[4]邵永胜,黄祥.腺性膀胱炎的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四川医学,2011,32(7):1106-1108.

[5]高成满.腺性膀胱炎治疗体会.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14(4):512.

[6]余洪亮.腺性膀胱炎60例的临床诊治体会.当代医学,2011,17(17):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