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病变特点及早期发现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冠心病的病变特点及早期发现要点

丁秀红

丁秀红(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云南昆明650011)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7-0037-01

【摘要】掌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病变特点,是因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导致管腔狭窄,在狭窄的基础上又继发血栓形成,使狭窄的管腔更加严重,从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给人体带来严重为害。为了帮助人们早期发现冠心病症状,笔者根据临床症状,特提出一些要点,供患者做到早期发现。

【关键词】冠心病病变特点发现要点

冠心病名称已被人们熟悉,近年来科学工作者认为,这一病变的特点是因冠状动脉狭窄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脏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多发生于3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

我们上述已提到它是因冠状动脉狭窄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性心脏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硬化和痉挛这两方面引起冠状动脉狭窄,这两个方面表现为两个不同的病理过程,但这两者又互相关联。冠状动脉痉挛往往发生在粥样硬化病灶的血管上,而严重痉挛和痉挛反复发作又会加重粥样硬化病变,两者常争先发生,相互促进,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硬化、狭窄,故有医学专家认为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理由是十分充足的。

引起冠心病的原因之一,冠状动脉硬化,主要指的发生在冠状动脉上的动脉粥样硬化症,后者是一个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关的全身性疾病,多见于大、中动脉的内膜上,表现为内膜脂质、纤维斑块形成,管壁失去弹性为特征。由于冠状动脉比所有其他大、中动脉都靠近心脏,因而承受最大的收缩压的撞击,再者,冠状动脉血管束由于心脏的形状而有多数方向改变,因而承受较大血流冲击力,粥样斑块常在冠状动脉转弯、分支处较重。早期斑块分散,呈节段性分布,随着疾病的发展,相邻的斑块可互相融合。在横断面上斑块多呈新月形,管腔呈不同程度的狭窄。有时可并发血栓形成,使管腔完全阻塞。根据病变引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可将期分为4级:Ⅰ级,管腔狭窄在25%以下;Ⅱ级,狭窄在26%—50%;Ⅲ级,狭窄在51%—75%;Ⅳ级,管腔狭窄在76%以上。由于冠状动脉管腔较主动脉小,故一旦发生粥样硬化可引起冠状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弱和管腔狭窄,特别是在有继发血栓形成粥样斑块内出血等继发改变时,常可迅速造成管腔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缺血。这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的根本原因。

引起冠心病的原因之二,冠状动脉痉挛,一方面在交感神经活动性增高(如激动或紧张)时,即可通过兴奋α受体而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也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冠状动脉因某些诱因而痉挛,减少了供血;或由于运动及其他原因使心肌耗氧量急增,冠状动脉的血供满足不了心肌代谢的需要,从而引起心肌供氧量不足和耗氧增大时,失去平衡,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缺氧造成代谢产物堆积,这些物质刺激心脏局部的交感神经末梢,信息由传入神经经下段及上段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脊髓段送至大脑后,在相应脊髓段的脊神经所分布的皮肤区域产生不适感,其性质往往不是疼痛而是憋闷或紧缩感。根据冠状动脉痉挛持续时间不同,若持续时间短,则引起心绞痛,若续时间持久,易伴发血栓形成,常引起心肌梗死。心肌缺血若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室纤颤)则可导致心性猝死。医学工作者为了帮助人们了解冠心病,提出了早期发现冠心病的下列要点。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肠管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体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6)性生活或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和胸部不适。

(7)听到噪音便感到心慌、胸闷者。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9)好发季节春季在3至4月,冬季在11月至元月。

为了早期发现冠心病,30岁以上的人应每年定期做以下检查:至少查一次血压;一次血脂;一次血糖。如三项中有二项不正常应考虑心电图检查。若需要进一步检查医生会安排一项运动试验以测出踩固定脚车或踩运动平板机时的心电图。

参考文献

[1]梁树祥主编.《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再版.

[2]徐隆绍,夏辉明.《医学前沿纵横谈》.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

[3]陈广新,张瑛玉.《中华临床医药月刊》.2006年第3卷,第36期“心纳素和内源性洋地黄物质与高血压的关系”.

[4]胡大,赵相中.《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年第25卷,第1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冠心病”介于治疗水平.

[5]中山医学院主编.《病理学上、下两册》.1977年人民出版社,上册第2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