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探讨

张强于博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自动化技术的不断研发与更新,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能力和智能效果,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意义出发,介绍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运用,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

1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简介

1.1总配与分配

在智能变电站中,其总体配置是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而且在总配支持下,变电站能够统一执行各种命令。自动化系统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能够对变电站运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统一实现信息的储存,为变电站提供数据和信息服务。自动化系统中存在各种设备,各种设备的配置则是分配,自动化化系统中分配主要指监控设备的配置。变电站对监控设备的配置具有较高的要求,从而实现集中监测和控制变电站,保证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

1.2监控系统

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中,主要依托于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对变电站的监控任务,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守。监控系统主要以主系统和辅助系统为主,工作人员利用远程即能对变电站基本动态进行掌握,同时利用自动化系统来减少变电站人力的投入,使无人值守成为可能。

1.3自动管理

自动化系统能够完成变电站中所有设备及相匹配参数的配置,实现变电站的智能化控制。而且自动化管理工作中,还加快向调控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能够更好的满足智能电网建设的需求。

2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标准构成

一般的智能变电站系统以无人值班变电站作为设计目标,使用开放式的分层分布系统,一般自动化系统可以分成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三个层面,以光纤为载体使用IEC61850-9-2的传输协议进行网络传输,过程层主要由智能组件构成,间隔层里面有着各种测控装置保护装置,站控层属于智能变电站的核心控制部分,比如通信装置、员工监控中心、站域控制等。变电站内的110KV智能组件和10KV智能组件没有多大的关联以确保安全性,并且变电站内有网络故障记录的设定,记录下各种故障信息。智能变电站中配置的站域控制装置与时间同步系统也有相应的标准。

3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研究

3.1遵循标准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在标准上首先应满足现行的国际、国内制定的值得信赖的有关标准和规范,如IEC61850、IEC60044-7、IEC60044-8、GB/T14285—2006和DL/T860等。还要跟踪国内外最新技术标准的动态,持续推进最新标准的应用,做到在标准层面上符合要求,便于规范统一发展。

3.2设计思想

以“二次设备服务于一次设备”为指导思想,服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总体技术要求。本着“分布自治、集中协调”和设备“就地化、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按照分层、分布、分散的设计架构模式,面向对象或间隔配置纵横向融合的一体化功能模块,一体化设计的“智能设备”,深度整合构建一体化业务平台,统一变电站设计规范,实现新的面向对象或间隔的一体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IED设备。

3.3设计原则

以遵循标准、设计思想和实际业务需求为导向,采用分层、分布、分散的设计架构模式,面向对象或间隔的功能需求模块化设计,以标准化、模块化、构件化和网络化的智能组件技术为支撑,趋向一、二次设备融合的“智能设备”,符合“就地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符合变电站模块化建设统一模式的需要。同时,简化系统网络结构,探索高级应用和站域保护等,构建一体化业务平台的监控系统,实现优化配置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及IED设备。

3.4设计架构

二次设备分布、分散布置,一次设备就地化、一体化,已经被认为是现在和未来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未来的变电站按照智能化、标准化、模块化、构件化、一体化和就地化的设计思想,以及统一规范的建设模式,实现变电站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和装配式建设”的目标。本次研究涉及的变电站自动化的设计架构按照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包括逻辑层架构和物理层架构,逻辑架构按照IEC61850分为变电站层、间隔层和过程层三层,物理架构定义为变电站层和设备层的两层。

3.5设备层一体化实施路线

实际上,早在传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时代,就已经进行了有效的一体化方式实践,那就是10(35)KV的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的挂柜模式,解决了大量电缆进入主控制室的问题,大大节省了电缆、屏体和空间,使就地接线也清晰明确了,至今仍在传统变电站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并获得了业界的普遍接受和高度认可。由此可见,实施智能变电站设备层一体化实施技术方案是有历史经验的,是技术上的延续和发展。

3.6设备的调试工作

(1)站控层设备。对功能界面上所需要的数据和软件进行整理,建立相应的系统和应用,并对设备进行调整。(2)网络构建。对各个设备之前进行通信链接保证功能正常完善。(3)间隔功能调试。对智能化设备之间数据进行调整,将参数和设备进行现场模拟,对各个设备之间性能进行调试,完成整个系统的连接。(4)纵向分系统功能调试。与前一项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对变电站中各项工作要求进行现场调试,保证功能正常运行。(5)横向功能联合调试。模拟现场环境、第三方系统或设备接入,调试工程项目要求的监控联动、站域防误、故障分析、在线监测、综合数据处理等的站控层一体化功能。

3.7其他应用技术要求

在产品设计这个阶段,可以对现场电磁兼容性(EMC)、电磁干扰(EMI)和IP等级等技术方面的要求进行充分考虑和满足,如今设备向着更加小型化发展,因而在技术上可以通过自动化和可编程控制器来进行技术控制,这样也能够为嵌入式智能设备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8设备防护构想

相对于户内站,户外站就地化布置面临的气候条件更加严酷,直接暴露在阳光和雨水之下,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使用寿命均造成一定影响。为此,借鉴夏日里伞具遮阳挡雨的道理,设想为就地化布置的预制式智能汇控柜安装简易伞棚。一是便于运维人员在各种天气情况下的就地操作或巡视,二是也可以改善就地预制式智能汇控柜的小气候环境。这里的“伞棚”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雨伞或阳伞,而是类似在汇控柜顶部组装一体的一个穹顶屋檐,伞棚造型按需要美化设计,材质为绝缘材料等,可现场装配拆卸,便于使用和维修。

结语

在我国智能电网工程建设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对于其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还处在需要进一步探索阶段,从当前各国发展模式上可以看到,通过阶段化发展才能够一步步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保证建设工作稳步进行,从而实现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和实施。

参考文献:

[1]许伟国.110KV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应用研究[J].供用电,2011,05:40-45.

[2]朱益民.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4,0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