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水务环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服务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水务环境

漆仲江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水务局甘肃省748200

摘要:近年来,成都农村水利工作成效显著,满足农业发展、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功能性需求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加快农村水利改革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但全市农村水利还面临着“水缺”“水患”“水脏”以及信息化支撑体系不足等严峻考验。基于此,成都农村水利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绿色发展为突破,以高效节水灌溉、饮水提升、水环境治理、水利信息化为重点,建设傍水成街、临水成路、引水成园、依水成业、逐水成景、因水成势的水美乡村,奋力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农村水利;农业现代化;投资主体;管理机制

引言

通过分析阻碍农业县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的深层次原因,针对农业大县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面临双重困境,分别从水利投资体系建设、水利企业化管理机制构建以及农业的规模经营等方面,提出农业大县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的战略思考,对水利工作改革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农村水利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目前为学界和政府部门所认可的我国农村水利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包括:拥有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建立完善的乡村供水网络,排灌工程设施完善,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农村生态环境良好,管理体系科学高效,农村水利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国际视野下的水利现代化,认为水利是与农业文明相伴而生的农业与民生保障工程。其先后经历了原始水利、传统水利、近代水利和现代水利等阶段。而现代水利则是在全球工业化催生下,作为全球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上人类社会发展日程,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进程的有序性和相似性。水利现代化具有特定的阶段划分,并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即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标准、水平、结构和投资等方面都进行着有序的转移,其阶段不可逾越。国际水利现代化进程与人均GDP水平呈现高度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流域的水利现代化进展快慢和水平高低是和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后发国家的水利现代化进程明显快于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尽管在农村水利现代化的进程中起步较迟,但可以充分吸收和借鉴先进国家的建设经验,大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取长补短实现赶超战略。

2农村农村水利现代化

2.1农村农业开发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的发展,但农业用水量随着农业开发力度的增加逐年在加大。农业总用水量已经占到全县社会总用水量的80%左右。为缓解这一矛盾,农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先后大面积推广了U型防渗渠道,九十年代又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逐步取代了U型管道。全县的灌溉渠水利用率达到了0.8。近几年,又开展了节水园区建设,为全县的农业水利向现代化迈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农业用水量的逐年加大,加上其它社会用水量的增加,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和用水量逐年加剧的矛盾日益激化,从而使得农村的农业水利现代化面临严峻的挑战。

2.2农村农业水利建设面临的挑战

农村水资源严重短缺。境内两条季节性河流基本上处于常年断流状态,境内产生的地表径流资源总量为4426万m3,目前开发利用量仅1600万m3左右。以郭堡水库和庞庄水库为代表,另有10余座小型水库蓄水能力约为800万m3,其它如提引水工程、集雨工程和拦河坝工程的作用未能达到充分发挥。地下水超采,引起水环境严重恶化。由于地表水缺乏有效开发利用,目前已形成对中层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格局,而且开采力度快速加大,导致大量的原有机井报废,新挖的机井越来越深,地下水位以年均1.5m的速度在逐年下降。农业水利工程设施老化,维修不力的现象日趋严重。由于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农业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和设施不配套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3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成都农村水利现代化

3.1全面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

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三条红线”“四项制度”落地落实,加快推进水源工程规划建设,采取综合措施强化农业节约用水,为农业发展夯实水资源基础。

3.2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

按照设施完备、灌溉高效、管理先进、生态健康的要求,统筹灌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灌区水利设施网络现代化改造。加快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互联网+”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配套灌区管理体制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片建设“灌区、园区、景区”深度融合的乡村精品水利。

3.3夯实污水收集处理基础设施

制定和实施城镇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方案,结合“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配套花园式、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加快推进黑臭河渠综合治理等末端治理措施,确保污水不下河,不断提升乡村污水收集处理率。

3.4加快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通过广辟水源、科学调度、河湖连通,构建“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联通”的城乡水系;实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严格保护水体水质,推动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融合,强化河湖水体的自净和生态修复能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河湖。

3.5坚持依法治水

深入贯彻落实好《农田水利条例》和《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确保管理规定落到实处。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充分发挥乡(镇)、村级河长作用,建立洁水美村自治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实现城乡水环境治理由流域治理向全域治理转变。

3.6加强农村水利管理队伍建设

强化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农村水利职业化管理的市场体系,贯彻水利厅《关于向社会力量购买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服务的指导意见》,开展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维护购买服务试点,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

3.7创新农村水利治理手段

制定水美乡村建设标准并积极创建,引导社会对乡村水生态环境的自主建设与治理;不断强化农村水利管理的考核与监督,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引导社会主体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补充建设资金。

3.8依靠创新解决县区水利发展的动力不足问题

动力不足,说到底主要是投资问题。从实际出发,以国家财政为主体的水利投资模式决不能动摇。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家对水利建设要逐步加大投资,与此同时要逐步构建国家投资引导下的市场化水利投资体系,充分吸引企业加盟水利建设。在保障国家对大中型水利设施和水资源的所用权和投资权的前提下,对县区以下的水利资源和工程由现有的多元化逐步向市场化发展。

结语

农村水利现代化必须在国家和省的政策体制范围内有序推进。用活、用足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立足改革创新,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创出自己的路子。根据水利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发挥农业发展的区域优势,赶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罗强,吴红良,邱元峰,等.我国农村水利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初探[J].灌溉排水学报,2011,30(5):17-21.

[2]闫晓丽.山西省水利现代化研究[J].新农村,2012(7):185.

[3]李芳雨,朱江平.用水利现代化支撑农业现代化———专访水利专家李代鑫[J].农村工作通讯,2011(4):24-26.

[4]贾美英.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对策研究[J].地下水,2013,35(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