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反思

雷浩林瑶

(重庆云阳县南溪镇天景初级中学;重庆云阳县盛堡初级中学,重庆云阳404500)

摘要:一个学生的初中时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后期,是小学与高中衔接的重要时期,更是一个人一生中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时期。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班级管理的好坏决定了学生能否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就初中班级管理模式展开简要的分析,得出当前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的现状,并反思不足,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现状与反思

引言:

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策。在这个以科技和人才立足的当代社会,完善教育管理模式的作用越发明显。然而,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缺陷突出。为了改变当前管理模式的缺陷,教育人员当从现状分析,从实践出发,总结反思不足并逐步改善问题。

一、初中班级与班级管理的概念

所谓初中班级,是某一地区某一学校,12-15岁附近的学生,被学校工作人员分配到同一个地方,展开学习和生活的小环境。目的在实施义务教育,教导学生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班级管理则是以班级为前提,在学校的安排与教师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浅析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的现状

(一)奖金与教师守班

为了更好地提升初中学生的成绩,初中学校一般设置一个奖金制度。即学校会给予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一定物质奖励,同时,给予班级成绩突出的教师一定的奖金鼓励。但不好的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佳的班级,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评级都有可能受到影响。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即让学校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可当下学校的现状就是过分重视成绩,唯成绩论,继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问题。十几岁的学生多处于青春期,而这也是一生中最叛逆的时期。学生容易对父母和家长产生逆反心理,当教师过分重视成绩,将学生的成绩与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攀比时,容易让孩子滋生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越发不喜欢学习,开始有意识地独处,避免与家长和教师谈心。无法发现问题所在,就无法解决心理问题,更不能达到提升学习成绩的目的[1]。

(二)给学生建档案

在学校评估中,升学率占一个很大的比重,初中学生在中学结束的时候,面临一场升学考试——中考。高中是非义务教育,有所谓的等级差别,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成绩或者家庭的原因,放弃上高中。所以,部分学校为了升学率好转,吸引更多学生来学校学习,会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开展劝退行动。其中具体操作是:学校给每个学生都设立好电子档案,档案中的内容很详细,关于学生的具体表现,找家长联系情况。这种措施可以增加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不自觉,成绩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学生,因为十几岁的学生自觉性不够,自控能力不行,容易被外界的诱惑迷乱自己的心,忽视学习的重要性。学校和家庭站在统一战线,学生就可以更好地遵循学校的校规校纪,家长也可明白孩子学习上的薄弱点。更重要的是,措施比较强硬,学生也会稍微收敛一些比较过分的举动,学校整体学习气氛会在这个措施下浓郁一些。不过,因为有了这个措施,成绩不好的学生被劝退的可能性就更大了,这对学生的自信心是个不小的打击[2]。

(三)高压教学与补课并存

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小学生都会被家长要求上学前班、课外培训班、补习班等等,为了孩子不输在起点线上。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种现象越来越多。现如今,很大一部分初中学生的生活就是,工作日在学校上课,课余时间写作业刷题。等到了周末,又要花费大量精力在兴趣班和补习班上,弄得学生精神压力很大,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很重。不仅如此,对于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家长也是看在眼里愁在心里,他们不断找寻任课老师,希望任课老师可以给学生展开课外辅导。甚至于有些学生比较顽皮任性,家长还会要求教师体罚,借此让学生可以记住知识点。但这种高压力形式的教学,让十几岁的学生早早地面临过大的精神压力,压制天性,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也不利于情商教育。

三、初中班级管理不足的反思与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加强心理疏导

班主任甚至是部分课任教师,当用心去了解班级中的每个学生,抽出时间去与各个学生交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感情,并可避免部分学生对学生的害怕心理。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建设,是一生中独一无二的时期,教师只有在管理班级时,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言传身教。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时,也能更加信赖教师,进而与教师展开沟通交流,避免误入歧途[3]。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班级管理模式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温和的态度。在选取班级干部协助管理时,当根据学生性格和能力选择,而不是单纯选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生之间也可以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设立一些学习小组,成绩好的学生辅助成绩差的学生,对于进步效果明显的小组,教师予以一定的奖励。学生因为年龄相仿,代沟比较少,辅助效果有可能并不比教师本身辅导效果差,班级的凝聚力在这种互帮互助的教学下,也得以提升。

(三)与家长加强联系

科技在发展,当今这个时代,互联网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方面。多年前教师检查作业,会让学生将作业给家长签字后检查。而现如今,微信群、QQ群以及其他互联网软件,增加了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教师将信息通知发布在软件中,家长也能及时了解。至于部分学生的小问题,双方也可以在网络上展开沟通,防止一些家长因为工作过于繁忙的原因导致的沟通不及时,发现问题过晚[4]。

四、结束语

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好坏,把班级管理的位置放在一个很高的地方,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初中生年纪比较小,性格和三观都在塑造阶段,青春叛逆期的任性思想更是给教师的教学带来难度。对当下管理模式有个初步的了解和反思,才是一个教师教育初心的体现。因材施教、求同存异的管理方式,是现代化国家所需求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婕.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5).

[2]刘国勇,盛春艳.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反思[J].中华少年,2017(34):274-274.

[3]林小桂.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反思[J].考试周刊,2017(25):185-186.

[4]张静.城乡结合部初中班级管理现状调查[D].天津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雷浩(1991.08-),男,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天景初级中学,二级教师。

林瑶(1990.06-),女,重庆市云阳县盛堡初级中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