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李晓剑王晓进曹庆东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珠海519000)

【摘要】目的:对比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拔管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单孔;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146-02

现阶段,临床上还没有一种标准化的胸腔镜手术入路用来治疗肺癌,双孔法、三孔法与四孔法为常见的几种[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研究显示这种手术方式在肺癌的治疗上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对此也进行了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肺癌患者来源于2014年8月—2016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22±3.28)岁;观察组:50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3.25±3.20)岁。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排除标准:不愿参与研究者;存在精神障碍者;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的麻醉方式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复合静脉麻醉与硬膜外麻醉,采用单肺通气的方式,指导患者采用健侧卧位接受手术治疗,将一棉垫垫在患者腋下。

观察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患者的腋前线第五肋间做出一个手术切口,将手术切口的长度控制在四到五厘米之间,并且进行切口保护套的放置,不需要做出副操作孔,所有手术器械与胸腔镜均从这个手术切口进入,然后进行胸腔操作,完成手术治疗后,将胸腔引流管放置在此操作孔。

对照组(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患者的腋前线第七肋间做出一个手术切口,将手术切口的长度控制在一点五厘米,将Trocar置入,将其作为观察孔;在腋前线第三肋间或者第四肋间做出一个手术切口,将手术切口的长度控制在三到五厘米之间,将切口保护套置入,当做主操作孔;在腋后线第五肋间或者第六肋间做出一个手术切口,将手术切口的长度控制在一点五厘米,将其作为副操作孔。

如果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病理诊断为肺癌,则可以直接采用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或者肺叶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没有进行病理诊断,则先对其进行楔形切除,如果楔形切除上具有较大的难度,则可以选择将肺叶直接切除,送往快速冰冻病理,如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恶性,则要继续采用手术对其进行治疗,将切除后的肺叶从取物袋中取出,对所有肺癌患者采用标准的肺、纵膈淋巴清扫术进行治疗。术后要对患者采用镇痛泵止痛。具体的手术操作方式以及手术操作流程以术者的手术习惯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为依据。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心律失常、皮下气肿、切口感染、胸腔积液以及肺不张)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方法

将本研究中相关数据录入之后,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处理,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表计数资料。

2.结果

2.1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分析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43.23±17.25)min,术中出血量为(128.79±18.32)ml,淋巴结清扫数量为(13.23±1.05)枚,术后拔管时间为(4.92±0.76)天,术后住院时间为(7.52±1.12)天,手术切口长度为(5.24±0.26)cm,术后疼痛评分为(2.25±1.24)分;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43.25±17.29)min,术中出血量为(128.78±18.35)ml,淋巴结清扫数量为(13.23±1.07)枚,术后拔管时间为(4.95±0.78)天,术后住院时间为(7.53±1.13)天,手术切口长度为(5.25±0.28)cm,术后疼痛评分为(4.89±1.99)分。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拔管时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拔管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对照组50例患者中,1例心律失常,1例皮下气肿,1例切口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肺不张,并发症发生率为10%;观察组50例患者中,1例心律失常,1例皮下气肿,1例切口感染,1例胸腔积液,发症发生率为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上治疗肺癌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系统淋巴结清扫术与肺叶切除术,现阶段临床上通常会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小切口开胸术与传统开胸术对患者进行治疗[3]。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因为具有创伤小、疼痛缓解快以及术后疼痛轻等优点,所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这种手术方式相对于传统开胸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拔管时间[4]。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入路方式包括三孔法、双孔法、四孔法以及单孔法,不同入路方式的治疗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差异性。本研究主要针对三孔法与单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了研究[5]。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对于三孔法的手术切口更少符合微创的特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将其疼痛有效缓解。手术中不需要做出副操作孔,所有手术器械与胸腔镜均从一个术切口进入,然后进行胸腔操作,完成手术治疗后,将胸腔引流管放置在此操作孔[6]。这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手术操作过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拔管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治疗上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

综上所述,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存在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勇,徐红萌,檀俊涛等.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J].山东医药,2013,53(25):7-9.

[2]王建,王远东,邵中夫等.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6):2706-2707.

[3]张高峰,孙立新,陈怀龙等.不同镇痛方式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10):984-988.

[4]DiegoGonzalez-RivasJ.Uniportalthoracoscopicsurgery:frommedicalthoracoscopytonon-intubateduniportalvideo-assistedmajorpulmonaryresections[J].AnnCardi-othoracSurg,2016,5(2):85-91.

[5]DiegoGonzalez-Rivas.Recentadvancesinuniportal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J].ChineseJournalofCancerResearch,2015,01:90-93.

[6]曹庆东,高雪峰,李晓剑等.单孔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27(9):546-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