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出血并发院内肺部感染73例致病菌分析与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老年脑出血并发院内肺部感染73例致病菌分析与防治

季学成陈水钰刘雪云

季学成(通讯作者)陈水钰刘雪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神经外科福建福安355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并发院内肺部感染致病菌特点及防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老年脑出血并发院内肺部感染痰培养检出的致病菌株及其耐药性。结果本组院内肺部感染率30.9%,分离出致病菌227株,革兰氏阴性菌占明显优势约为71.8%。酵母样真菌29株(12.8%),有着较高的比率,且常与其他细菌并存,引起二重感染。常见的G-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常见的G+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D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老年脑出血并发院内肺部感染仍以G-菌为主,但酵母样真菌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老年人脑出血院内肺部感染致病菌

【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7-0055-02

院内肺部感染是老年脑出血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老年脑出血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首要诱因和主要死因。因此,了解老年脑出血并发院内肺部感染的致病菌特点及防治措施,对减少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73例老年脑出血并发院内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院内肺部感染的致病菌特点及防治措施,取得显著效果。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236例,年龄60~95岁,平均71.8岁。其中并发院内肺部感染73例,男53例,女20例,平均72岁。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检查确诊脑出血。出血部位:基底节区出血19例,丘脑出血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干出血2例,小脑出血5例,皮层出血35例。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15~120ml。手术方式: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6例,床边微创锥颅血肿清除4例,脑室外引流+尿激酶冲洗术3例,未手术者50例。行气管插管24例,气管切开1例。

1.2诊断标准患者入院48小时后出现以下临床表现中的3项以上,诊断为院内肺部感染:①咳嗽、咳痰;②发热,周围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③肺部可闻及干、湿性啰音;④胸片或胸部CT提示有新的炎性浸润性病变;⑤痰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1.3实验室检查清晨漱口后留取患者呼吸道深部痰,意识障碍者行口腔护理后翻身拍背协助患者取其呼吸道深部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留取呼吸道深部痰,送检验科细菌室进行细菌革兰氏染色涂片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2结果

2.1本组236例,合并院内肺部感染73例,感染率30.9%。合并院内肺部感染者治愈69例,治愈率94.5%。院内死亡4例,其中死于肺部感染者2例。

2.2痰细菌培养结果本组73例均行痰细菌检查,共分离病原菌227株。革兰氏阴性菌占明显优势约为71.8%。所有G-菌中占首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41株(18.1%),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8株(16.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7株(11.9%),铜绿假单胞菌16株(7.1%);革兰氏阳性菌中占首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5.3%),其次为粪肠球菌D群8株(3.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3.1%);酵母样真菌29株(12.8%),有着较高的比率,且常与其他细菌并存,引起二重感染。见表1。

2.3培养出的G-菌前四位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100%耐药,而对其它常用抗生素耐药率仅在25%以下,对头孢替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高度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呋喃妥因耐药率达94.7%,而对其它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多数低于10%,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较敏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氨曲南、头孢曲松、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妥布霉素、头孢唑肟、头孢噻肟、美洛培南100%耐药,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70%以上耐药,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替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呋喃妥因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100%耐药,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高度敏感。见表2。

2.4培养出的G+菌前三位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100%耐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环丙沙星、万古霉素等多数常用抗生素高度敏感。粪肠球菌D群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达87%以上,对头孢菌素、万古霉素高度敏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绝大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达85%以上,但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见表3。

表1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

表2培养出的G—菌前四位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

表3培养出的G+菌前三位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

3讨论

院内肺部感染已成为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痰培养发现院内肺部感染致病菌,革兰氏阴性菌占明显优势,约为71.8%。革兰氏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100%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替坦、头孢曲松、呋喃妥因耐药率达94.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氨曲南、头孢曲松、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妥布霉素、头孢唑肟、头孢噻肟、美洛培南100%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100%耐药;各致病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高敏感性,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逐渐出现耐药性。造成临床治疗上的困难,这与神经外科患者长期应用头孢菌素、联合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有关。目前,大量经验性应用三代头孢菌素,使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导致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甚至是多重耐药[1],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保持较高敏感性,因此,若神经外科患者出现院内肺部感染迹象,可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作为首选经验性药物。本组研究中酵母样真菌29株(12.8%),占第3位,有着较高的比率,且常与其他细菌并存,引起二重感染。这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有关。真菌多属正常菌群,是条件致病菌,严重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是真菌致病的重要条件。再加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雾化吸入,使气道失去了自我保护能力,增加了真菌定植的机会。故临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以预防性服用抗真菌药物[2],及早拔出各种置管。本组在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100%耐药,粪肠球菌D群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达87%以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绝大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达85%以上,但各菌对万古霉素均高度敏感。可能与临床不常使用此类药物有关,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不主张首选万古霉素治疗G+菌所致院内肺部感染,万古霉素可作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首选药物。本组部分致病菌为粪肠球菌D群,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等,与患者大便及换洗垫子消毒处理不严有关。要加强对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卫生宣教,尤其要加强手卫生管理。

老年脑出血患者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率高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老年患者全身状况较差,机体防御功能低下,卧床时间长,易引起分泌物向低位聚积,造成坠积性肺炎。②脑出血致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肺水肿及呼吸衰竭,意识障碍明显,咽反射、咳嗽反射抑制,部分食物及咽部分泌物向气管内逆流,在肺淤血的基础上并发感染,导致吸入性肺炎。③老年脑出血患者病情危重,呼吸道侵入性操作较多,如吸痰、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损害了机体的屏障功能,导致肺部感染。④老年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与患者年龄大、病情严重程度、意识状态、吞咽障碍、预防用抗生素、及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原有肺部疾病等有密切关系[3-4]。⑤留置胃管、抑酸药物的应用,易引起肺部感染。留置胃管可造成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影响胃肠道功能,并且刺激咽喉部,使局部粘膜损伤;常规应用抑酸药物,使胃酸分泌减少,肠道细菌异位生长繁殖,导致肺部感染。⑥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可造成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5]。本组感染患者痰培养酵母样真菌29株,白色假丝酵母菌2株,系广谱抗菌药物大量长时间使用所致。

虽然老年人因脑萎缩的原因,对不发生脑疝的少量出血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能够度过急性期,但因体质差,常死于急性期后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6],脑出血1-3周死亡者中,肺部感染据第一位,占45%。因此,防治老年脑出血患者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减少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重视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尤其对长期卧床、昏迷的病人,应定期翻身拍背,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食物及口咽部分泌物返流产生误吸,一旦病情允许应尽早下床活动,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②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防止口咽部细菌寄生。③意识障碍严重或出现呼吸不畅时,尽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严格无菌操作,气管切开者加强局部伤口护理及气道湿化。④重视医护人员手卫生,避免医源性感染。⑤加强病房管理,定时对病房地面、空气消毒,定时开窗通风,限制探视与陪护,保持室内温、湿度恒定,提高空气质量。⑥自觉遵守无菌操作制度,隔离易感患者。⑦避免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反复多次行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严格控制预防性用药,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注意防止菌群失调。⑧严格限制免疫抑制剂的使用。⑨缩短抑酸药物的应用时间,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恢复胃肠道功能。⑩重视对原发病的治疗,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利于肺部感染的治疗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本组因肺部感染导致死亡的仅2例,均发生在脑出血后2周内。本组治愈率94.5%,高于文献报道的90.0%[7],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刘旭,穆锦江.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281-283.

[2]张玉华,聂建军.重症监护患者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9):1002.

[3]丁四清,莫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50-52.

[4]朱萍儿,蒋桂娟,黄晓明,等.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特点及病原菌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234-236.

[5]季学成,陈水钰,周晓丽.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防治[J].中外健康文摘杂志,2010,7(32):44-46.

[6]海玉发,马俊,董亮艳.120例脑出血患者不同死亡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22-23.

[7]李庆伟,郭娴,范波胜.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