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学习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如何激发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学习兴趣

赵振林

【关键词】数学课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5-052-02

论点: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是成功的教学,没有学生独立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为此,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来让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很多时候都在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对于数学的热情全部激发出来,使数学课变得不再枯燥,让学生们愿意去上数学课,对数学感兴趣。总是会有一个理想,让数学课像米卢提出的"快乐足球"一样变成"快乐数学"。

数学教学离不开课堂,而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稍不注意往往容易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是一门永远带有缺憾的艺术,我们的课堂中应该以快节奏方式来维持一定的学生参与度,当我们感到学生参与度在下降学习活力在减弱,注意力在转移时,应想办法让学生感到课堂在不断推进,总觉得有事要做,有问题思考才可以推进课堂。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授"鱼"更要授"渔",并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去接受知识。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试想一下:素质教育主战场的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热情,哪来思想碰撞火花,谈何发展与创新呢?我们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通过多年的教学探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以"爱"去保护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我认为给予学生关爱,就能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己,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沐春风。教学无小事,我们在课堂上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会让他们更有自信,课上课下他们才会更有兴趣学习数学。而对于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一味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应给予启发和开导。

我在教学《分式》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现规律,经过小组交流合作,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堂上不爱举手的刘翔同学把手聚起来了,我高兴地把他叫起来,但是他却支支吾吾半天也没有说出什么内容。这时其他同学坐不住了:一些调皮的孩子开始讥笑他,学习好的同学也不耐烦地埋怨他耽误时间。再看刘翔脸涨的通红,低着头不时拿眼睛溜着老师和同学。从他胆怯的目光中我可以感觉到他的自卑,他想退却了。我走过去抚摸着他的头,亲切地说:"没关系,你在课堂上举手发言,老师特别高兴,证明你想和大家一起进步,你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发言难免紧张,来,深呼吸一下,一字一句地把你想到的说出来,即使是错的,也没关系,老师也要表扬你的勇敢。"他断断续续地讲完,居然是对的。教室里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所以,我们多给学生关爱,鼓励,还有什么困难能让学生望而却步呢?

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感基础。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作为数学老师,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更是组织者,点播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思维,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这样可以缩短老师和学生心理上的距离感,"亲其师,信其道。"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成为我们教学的助手,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双赢的关系,学生在积极主动中接受了新知识,整个课堂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适当地组织和点播,学生的学习才会更有兴趣。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首先,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赞扬和鼓励,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我讲《函数》一章时,课上涉及到一道难度很大的题目,很多学生没有思路,这个时候潘小果同学果断的举起了手,其实这个同学的数学成绩并不好,这样难度的题目我实在对他没有把握,但是当我叫起他时,他几乎可以说是完美地解答了这个题目,当时学生们也很惊讶于他能有这样出色的表现,我适时地提醒了一句:这么完美地答案同学们是不是应该鼓励一下,这时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此以后这种赞扬鼓励的掌声在我带的班级里一直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试想,谁不希望那么多真诚的掌声是给自己的呢,怎样才可以得到同学们的赞扬呢,当然前提一定是积极参与,认真听讲。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我发现,让每个学生获得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最后,要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实验,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一个题目光想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做做常会有启发。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实验,学生能折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一种求知欲,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在讲授"勾股定理"时,组织学生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拼图实验,学生常常能拼出如课本的两个图形,而这些图形提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在讲授"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组织学生运用两个圆作相对运动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能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同时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了较深的了解。因此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手脑并用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革故鼎新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性,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努力摒弃"教师唱主角"的课,"见书不见人"的课,"中评不中用"的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赏心乐学之所,奇思妙想之处。这样,孩子们在做有兴趣的事情,无形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提高,让他们饱含兴趣地去追求,去实践,去探索,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