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肿瘤病的病因与临床机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中西医结合肿瘤病的病因与临床机理探讨

乔桂林王娟乔利敏

乔桂林王娟乔利敏(陕西省老干部发挥作用指导中心咸阳桂林医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目的整理、分析、研究、探讨肿瘤病的病因和临床机理,以指导其临床治疗。方法作者在祖传中医秘的基础上,对四十余年大量临床资料进行认真整理、分析、研究、进行较为系统总结。结论肿瘤病的发生,与生态失衡,大气污染和毒物增加,慢性营养不良,慢性中毒,激素干扰、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直接相关,而社会因素和个人不良生活习惯又是发病的诱因。以中医观点则认为:与脾肾双亏,水不涵木、血不养肝有关。肾、脾、肝三脏功能降低并失调,导致肝气郁结,气滞痰凝,气滞血瘀而发病。

【关键词】肿瘤病生态失衡大气污染和毒物增加社会因素个人不良生活习惯内分泌免疫功能脾肾双亏水不涵木血不养肝肝气郁结气滞痰凝气滞血瘀

肿瘤病在世界范围内有逐年快速上升之趋势,我国亦不例外。恶性肿瘤又是人类三大杀手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国内外在攻克癌症方面尽管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果累累。但至目前,其病因与发病机理仍含糊不清,各执己见。为此,在肿瘤病的治疗上仍处于应付状态,特别对恶性肿瘤更是如此,作者就此根据四十余年来积累的大量临床资料所见作如下探讨:

1病因:

1.1主因:

1.1.1生态失衡。

1.1.1.1森林大面积的毁坏,大面积的草地、绿地破坏,水、油、煤及其它各种矿产资源的无序大量开采利用和浪费。

1.1.1.2动物及其它生物的不良猎杀和灭活。

1.1.1.3有机肥的开发利用降低,化肥的广泛使用而造成食类营养素降低。

1.1.1.4各种不科学的快速养殖和快速种植业的大量发展。如:养殖业所需各种饲料中不科学的添加剂(如:激素加安眠剂等)的应用。种植业中多季稻谷、大棚菜菜中营养素低下和各种食品、饮用品中的不科学添加剂等。

以上原因造成的生态失衡(包括氧气不足),最终使人处于一种慢性营养不良状态。

1.1.2大气污染和毒物增加:

1.1.2.1工业废气与粉尘大量排放。

1.1.2.2各种农、毒药的广泛使用。

1.1.2.3各种放射性、辐射性元素的增加。

1.1.2.4黄曲霉素增加。

以上因素致使大气污染和毒物增加,使人长期处在慢性中毒环境之中。

1.2诱因:

1.2.1社会因素: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与文明。然而人们生活,工作的节奏大大加快,同时又引发出人们的(一部分)生活、工作规律失调所带来的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使人们的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久之,则使其心理、精神、身体均受到一定影响。

1.2.2个人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及食强刺激性食物。

2临床机理

肿瘤病的发生,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和结果。重要的是机体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遭受严重破坏而致肿瘤病发生。

造成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严重破坏主要原因是生态失衡、大气污染(包括氧不足)和毒物增加等诸多方面。其次是社会因素和个人不良生活习惯为诱因而发病。由于人们长期生活在慢性营养不良和慢性中毒及缺氧环境之中,加上各种激素干扰和社会因素作用,首当影响和损伤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一旦受到影响,轻则,出现机体内环境一系列紊乱症候群(脏器功能紊乱现象)。重则,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并累及机体免疫系统。其次,上述因素亦可直接影响免疫系统,双重作用致使免疫系统功能进一步降低。低下的免疫系统又反作用内分泌系统,互为作用,则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结果:机体免疫功能破坏程度加深,部分或完全不能履行其“清除”职责,对变异,突变细胞不能及时识别、排除和异弃。此外,由于内环境的紊乱而使各脏器功能衰减,导致机体各种代谢、排泄管道(如:汗腺、呼吸道、肠道、泌尿道、淋巴管等)不畅,体内所产生的废物和毒物不能排出,使其畜积体内。双重作用,一旦,受社会因素和个人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以此为诱因致使肿瘤病发生。轻者,显良性包块(各种增生性变,肌瘤等)。重则,形成恶性病变-癌。

作者中医观点认为:该病发生乃属“气血双亏”、“气滞”“寒凝”、“痰饮”、“血瘀”“癥瘕”、“痞”“恶疮”范畴。但并非等同。其中“气滞”是机体久凝聚毒之成因。精血是生命之源,气为生命之力,顺则昌,滞则患。所谓“气盛者脏强”、“血依气而养”、“气行则血行”之道理。主与肾、脾、肝息息相关。而影响气血不足和气机不畅,其主要原因又在于脾肾两虚,肝失所养。所谓“阴(血)虚则无养”、“阳(气)虚则无力”。正常情况下,肾(先天)、脾(后天)为互补互养关系,而肾脾两脏又共济养着肝,一旦前者发生障碍,而后者则失所养。肾阳虚则“肾气不足”,而直接影响到“中气不足”。“宗气不足”。这种关系则是互为作用的。如此恶性循环使整个机体处于氧气不足“少气无力”状态,气不足则血流慢,“慢而易瘀”、“气虚则瘀”就是此理。加之,肾阴虚,致使“水不涵木”,肝经则虚热。脾虚则血虚,而致“血不养肝”,则肝血燥。使人烦躁易怒,而“怒则伤肝”,引起“肝气不舒”。“不舒者不畅”,“不畅者不通”,“不畅者滞也”,此乃“气机不畅”。又称则为“气滞”。就此肾、脾、肝三脏功能降低并失调而形成恶性循环,互为作用。致使包括经络在内的各种管道不通,毒物不能及时清除,轻则导致“肝气郁结”,头晕、头痛(偏头痛)、双胁疼痛,烦躁、呃逆、失眠、健忘、心悸、纳差、痛经、月经不调等;再则导致“气滞痰凝”,引发各种良性肿瘤。如各种囊肿、脂肪瘤、纤维瘤、乳腺增生症、乳腺导管瘤、子宫肌瘤等;重则致“气滞血瘀”而癌症发生。

作者据此理论应用指导临床治疗,其主要运用“扶正固本”、“利气破瘀”、“温经通络”、“抗毒排毒”、“软坚散结(除痞)”之法,即所谓“三合”(1)“五位一体”;(2)“靶向”;(3)治疗而每见良效。

注:(1)指全身与局部治疗相结合、內治与外治相结合、中医与西医诊治相结合。

(2)指“扶正固本”、“利气破瘀”、“温经通络”、“抗毒排毒”、“软坚除痞”为一体的五大治法。

(3)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