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刘兆平谢辉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纳入治疗甲组(针刺频率2Hz),乙组(针刺频率100Hz),丙组(针刺频率2/15Hz),各2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不同频率电针刺激,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MMSE)变化和血浆HCY含量。结果:认知功能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丙组MMSE评分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治疗后Hcy含量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丙组Hcy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3种针刺频率均能降低血浆Hcy含量,改善其认知功能,但针刺频率2/15Hz明显优于2Hz和100Hz。

【关键词】针刺;认知障碍;缺血性脑卒中;同型半胱氨酸;MMSE评分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00万,死亡率30%,70%的生存者多伴有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残障[1]。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内外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3],且Hcy越高,认知功能障碍也越严重[4]。本研究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PSCI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探讨针刺降低HCY水平、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以及两者的相关性,并研究电针治疗PSCI的最佳频率,以期为优化针刺治疗PSCI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选自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修定方案的诊断标准[5],且依据头部CT或MRI检查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随机纳入甲组(针刺频率2Hz),乙组(针刺频率100Hz),丙组(针刺频率2/15Hz),各20例。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MMSE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治疗方法

1.2.1基础治疗

3组患者均予神经康复常规药物治疗,即: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调节血压、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以及偏瘫肢体康复训练。

1.2.2取穴

3组患者均取神庭、百会、印堂、四神聪、风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悬钟[6]等穴位。

1.2.3操作方法

常规穴位消毒,采用“华佗牌”0.30mm×40mm针灸针,按常规针刺法针刺,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接通HANS-200E型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根据分组选择不同频率,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l次,每周治疗6次,4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认知功能检查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7]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共30个条目,得分范围0-30分。

1.3.2实验室检查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要求采血前一天进食非高蛋白饮食,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

1.4疗效判定标准

1.4.1认知功能疗效判定以治疗前后MMSE评分对比。

以MMSE评分提高分率计算[8]。提高分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显效:MMSE评分提高分率≥20%;有效:MMSE评分提高分率12%~19%;无效:MMSE评分提高分率未达到有效指标。

1.4.2实验室指标判定检测治疗前后血清Hcy含量。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3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有改善,具体有效率比较见表2,经卡方检验,χ2=6.20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冠心病、“三高”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的发病率增加,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发病年龄更加年轻化[9]。国内外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3]。长期随访调查[10]发现,高HCY增加患痴呆的风险。Hcy是必需氨基蛋氨酸中间代谢产物,高Hcy促进过氧化氢和氧自由基的生成,引起动脉平滑肌的增生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其造成的脑缺血坏死、脑萎缩、脑白质疏松症等[11]。这些均可引起早期认知功能损害,最终可能导致持久或进展性认知与神经功能障碍[12]。而且高Hcy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直接损伤患者认知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电针刺激能显著提高PSCI患者MMSE评分,降低血浆Hcy含量,改善其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针刺一方面减少脑卒中后HCY在血管内皮细胞内蓄积,减轻脑血管直接损伤;另一方面,减少因HCY在细胞中堆积及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生成造成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和毒性作用,从而起到降低PSCI的风险。

PSCI的病位在脑,与督脉及心、肝、肾、脾等脏腑功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缺血性卒中患者气血亏虚、清阳难行、髓亏脑衰、脑窍不通、神机失用所致。本研究选取神庭、百会、四神聪、印堂、风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悬钟等穴位并以不同频率电针刺激。神庭穴,为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是督脉的经气由上星穴流出后下行流聚于此。神庭宁神醒脑、降逆平喘,对神经系统有治疗作用。尤其是对于神智方面的疾病,非神庭莫能治[6]。百会,为督脉腧穴,头为诸阳之会,百会具有醒脑开窍、安神定志的作用[6]。电针刺激百会和神庭可通过对督脉和太阳经的调理而使气血上荣脑髓,并起到补肾填髓的作用。百会、神庭和四神聪其深面正对头部额叶和顶叶,现代研究发现刺激以上腧穴可“直达病所”,通过对额叶功能调节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13.14]。奇穴印堂可通督脉,调脑神。风池具有醒脑开窍、明目益智的功效。足三里健脾胃,益气血。太溪、悬钟可补益脑髓。

现代神经影像研究发现,针刺头穴可以改善病灶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相应侧支循环的建立,使该局部缺血区的脑血流障碍得以改善,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15]。笔者认为针刺这组腧穴能够激活多个与认知功能有关的脑区,有助于与学习记忆相关的传导环路的修复,从而使脑功能恢复,改善智能,减轻认知障碍的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家星,林文华,刘丽萍,等.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卒中杂志,2013,8(4):285-291

[2]庄微,蔡晓敏,张启高,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5):433-435

[3]RaafL,NollC,CherifimelH,etal.MyocardialfibrosaisandTGFBexpressioninhyperhomocysteinemicrats[J].MolCellBiochem,2011,347(1/2):63-70

[4]宋春霞,李亚军,张世俊,等.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6):547-548

[5]饶明俐,林世和.脑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0-131

[6]石学敏.针灸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30-231

[7]崔杨,韩雪梅,邢影,等.缺血性脑血管病轻度认知障碍MOCA与MMSE评估的比较及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6(5):969-973

[8]孙远征,杨圆圆.不同波形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2):1114-1116

[9]张薇,范宇威,高静,等.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文献复习[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4,22(6):699-703

[10]WangY,LiaoX,ZhaoX,etal.Using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otreatacuteischemicstrokeinchina:AnalysisoftheresultsfromtheChineseNationalStrokeRegistry(CNSR)[J].Stroke,2011,42:1658-1664

[11]郑伟,杨智,安殿梅,等.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1(1):69-76

[12]ChuangYM,ChanL,LaiYJ,etal.ConfigurationofthecircleofWillisisassociatedwithlesssymptomaticintracerebralhemorrhageinischemicstrokepatientstreatedwithintravenousthrombolysis[J].JCritCare,2013,28:166-172

[13]李丽萍,包烨华,楚佳梅,等.不同针刺留针时间对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5,30(2):561-564

[14]李伟,程艳红,于晓刚,等.针药结合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2,32(1):3-7

[15]侯小兵,张允岭,刘明,等.针刺对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功能磁共振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2):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