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在脊柱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特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在脊柱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特性

王海滨

王海滨

(沧州市人民医院061000)

【摘要】目的:研究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在脊柱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择10具新鲜人体颈椎标本作为对照组,对这10具新鲜人体颈椎生物力学特性进行测试,并记录下数据,然后对这10具新鲜人体标本进行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测定其生物力学特性,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测定与对照组相比,位移除前屈位外均明显增加,差异明显(P<0.05),其中差异最明显的为后伸位。结论: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系统对手术后颈椎的生理曲度和高度有明显恢复作用,但是其对相邻节段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颈椎前路钢板,固定系统,脊柱内,生物力学物性

脊柱内固定主要是为了矫正畸形、缓解疼痛、消除脊髓或者神经根的压迫,在脊柱内固定中牢固的稳定性以及骨性融合性这两点比较重要[1]。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脊柱内固定技术不断发展,使用的固定器村不断跟进,使脊柱内固定效果更明显。脊柱生物力学对脊柱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评价标准。详细了解脊柱生物力学的临床生物特性,对脊柱内固定的稳定性以及骨性融合性具有重要价值。现通过10具新鲜人体颈椎标本进行研究,观察其生物力学物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10具新鲜人体颈椎标本,采用X线片以及解剖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将标本周围肌肉等软组织进行剔除,将所有韧带以及小关节囊进行保存,并将其进行密封,放入低温环境中保存[4],在对其进行检验前将其取出解冻。将选择的10具新鲜人体标本作为对照组,对其生物力学特性进行测定,再将这10具新鲜人体标本进行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首先进行单节段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作为单节段组,然后进行双节段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作为双节段组,观察两组标本的生物力学特性。手术均按临床手术方法进行。

1.2方法在实验前3小时将10具新鲜人体取出,进行解冻,对前后缘、椎间盘、并节突进行测定,同时将这些部位装上传感器,将这10具标本按照人体正常生理所产生的活动进行测定,重复测定3次,保证数据准确性,然后10具标本进行单节段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以及双节段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按同样的方法再次测定。

1.3统计软件采用SPSS13.2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采用X检验数据变化,采用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和两种融合手术式组出现的关节段应变、位移的测试结果见表1、表2,表格数据结果是能过对10具标本测试的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差。

表1比较3组标本在150N载荷下出现的变化(x±s)

2.2通过测定,正常颈椎在生理载荷范围内,载荷与应变以及位移曲线一般呈线性变化,如果在不同工况下,后伸位应变比其它应变均大。在纤维环上以及关节突上,后伸位与中立、侧屈以及前屈位相比,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脊柱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一般采用固定方法治疗脊柱疾病,达到减轻患者痛苦的效果。前路颈椎钢板内固定技术是目前较先进的固定技术,以治疗退变性颈椎间盘疾病效果最明显[2]。在固定技术后,植骨融合对固定技术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植骨融合中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因素就是植骨后其固定的效果是否牢靠以及局部力学环境是否融合。前路钢板固定具有稳定性强、避免植骨块的滑落以及减少植骨不融合率等优点[3],同时具有保持手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和高度的优点,提高康复率,减少应固定不稳定导致的并发症。但是通过对临床实践发现,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对相邻节段有直接影响,患者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效果明显,但是长久使用易导致相邻节段蜕变,对患者的身体存在隐形危害。本文通过对10具新鲜人体标本研究,发现正常颈椎在生理载荷范围内,载荷与应变以及位移曲线一般呈线性变化,如果在不同工况下,后伸位应变比其它应变均大。表明在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后,相领关节段上的变化都在提高。综上所述,采用颈椎前路融合固定技术后,其生物力这有明显的明化,随着生物力学、生物学的发展,在医学专家的共同研究下,脊柱内固定技术会越来越好,器械也会不断更新,使脊柱固定效果更好。

4参考文献

[1]谭远超,刘峻,邵诗泽,等.双凤尾钢板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测试[J].医用生物力,2011,20(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