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核医学检查过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优质护理服务在核医学检查过程中的应用

刘安敏

刘安敏

(四川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讨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核医学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0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核医学检查的患者40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22±08.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度为55.39±05.4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优质护理服务运用于核医学检查过程中,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核医学;焦虑程度;满意度;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030-02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theapplicationofhighqualitynursingserviceintheexaminationofnuclearmedicine.MethodsSelect4000patientsacceptednuclearmedicineexaminationsfromJunetoDecember2015inourhospital,andrandomly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Theroutinenursingcarewastakenincontrolgroup;thehighqualitynursingservicemethodwastakeninobservationgroup.Observetheanxietyofpatientsandsatisfactionofnursing.ResultsThesatisfactionofnursinginobservationgroupwas90.22±8.18points;iti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Theanxietyofpatientsinobservationgroupwas55.39±5.48points;Iti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highqualitynursingserviceintheprocessofnuclearmedicineexamination,cansignificantlyeasetheanxietyofpatients,andtakethehighsatisfactionofnursing,iti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

【Keywords】Highqualitynursingservice;Nuclearmedicine;Anxiety;Satisfaction;Application

核医学可分为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治疗相关疾病的一种新兴学科,在临床医学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1]。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整体化、个性化、具有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需要,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注重护理服务,实实在在为患者着想[2]。因此,我院将优质服务护理运用到核医学检查中,使患者了解并接受核医学检查,与常规护理相比,更能体现对患者的关怀,缓解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0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核医学检查的患者4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00例患者。其中患者年龄在22~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岁,男2200例,女1800例。所有患者一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护理观念改变主动性服务意识观念的改变,是开展优质护理的基础性,从思想层面使护理工作者认识到优质的重要性,对以往护理工作中的不足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主动服务是“优质服务”的关键,它要求医护人员具备察言观色、灵活应变的能力,全面了解患者的各种需求,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在言语中要注意技巧,消除患者对医护人员戒备心理,了解患者所需所想,以及对护理工作的建议和要求,并及时做出调整。

1.2.2提高自身责任意识及时对护理人员开展规范性教育,并进行适当的培训,掌握相关护理理论知识及护理要点,要求护理人员具备道德责任感,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护理人员必须明确自身责任,提高自身护理服务意识,在现有的基础护理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增加相关优质护理形式,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措施,将护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1.2.3加强护患沟通大多数患者对核医学了解不多,但对其期望值较高,患者进入核医学科后,因特殊而陌生的环境会感到手足无措,对放射性药物的缺乏了解,而产生紧张恐惧。此外,高昂的费用,及对疾病的担心,也常使患者忧心忡忡,故有效的护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解释,避免态度生硬,为患者提供耐心细致的护理,是护患之间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和基础。

1.2.4重视心理护理患者因受到疾病的困扰,经常会出现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的情绪。在进行核医学检查时,往往因对核医学缺乏认识而产生惴惴不安、莫名恐惧的心理。对于患者的这些心理症结,作为核医学的护理人员要做到善于分析和把握,应仔细揣摩患者的心理活动和状态,详细耐心地回答患者的提问和疑虑,主动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通过“心理护理”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与关心,让患者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在轻松的心情下顺利地完成检查

1.2.5加强注射技术操作规范在核医学检查中,护理人员要根据检查要求使用不同的放射性药物,掌握放射性标记药物的名称、剂量、使用方法等。掌握各种检查的适宜注射时间,以及相应药物的注射速度和方法,严格按照药物注射的注意事项进行注射,尽可能选择直、粗的血管,注射部位要避开病变、检查部位及静脉窦,必须确定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推注药物,并将药物的剂量全部注入,保证注射质量,掌握无痛注射技术。遵循放射性药物操作规程,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放射性照射及污染。

1.2.6加强放射防护知识的宣教由于注射的放射性药物都有不同的放射性,故在注射时和检查接触患者时,医护人员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铅防护衣、戴铅眼镜和铅帽,注射窗口设铅板和铅玻璃,注射器在运送时放置在铅槽或铅盒内,注射时在注射器上加专用铅防护套等。患者和家属在注射检查期间看到我们这样的装备,容易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需要向其耐心解释和说明,并在注射窗口张贴有一目了然的配合流程,安装了对讲设备,让检查者及家属有疑问随时咨询。

1.3观察指标

1.3.1在进行核医学检查前,使用模糊数字评分法评价患者焦虑度,一般焦虑0~30分,焦虑31~70分,非常焦虑71~100分。

1.3.2在进行核医学检查后,使用模糊数字评分法评价护理工作满意度,不满意0~30分,基本满意31~70分,非常满意71~100。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9.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大多数患者对于核医学科的检查较为陌生的,对放射性药物注入体内存在思想顾虑,担心毒副作用,因而产生恐惧的、排斥心理。过去功能制护理忽视了患者的需求,没有主动向患者介绍检查相关知识,出现患者拒绝检查或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使检查不能顺利进行等情况。自从我院将优质服务护理运用到核医学检查中,患者的焦虑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对检查的依从性及配合度明显增高,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优质护理服务形式在临床工作中有积极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明确优质服务形式的基本要求,结合临床实践的要求,将护理措施落实到实践中。在核医学检查护理过程中,我们应将护理工作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核医学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需要通过不断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掌握准确的注射方法、放射性药物的名称及活度、注射部位和时间,严格执行放射性防护操作规程,同时按照核医学护理的要求,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和检查配合,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娴熟的业务、精湛的技术、良好的核医学宣教知识等优质护理服务的标准,严谨的责任心、良好的态度及时为患者提供所需服务,主动关怀患者,来保证核医学检查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运用于核医学检查中,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检查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检查,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应赟云,周沧桑,周春苗等.核医学科医患沟通技巧[J].浙江省医学会核医学与放射医学防护分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1,11.

[2]李芳,王丽娟,张福芝等.核医学科注射护士的自身防护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7-128.

[3]李晓华,李辉,杨国斌等.一站式服务在门诊流程改造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生报,2006,19(2):152-154.

[4]杨亚萍.流程管理理论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