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对ICU患者应用效果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机械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对ICU患者应用效果的探讨

龙果

龙果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内科ICU410013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ICU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监护时间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ICU机械通气;ICU患者

ICU收治的一般为危重病人,因此患者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ICU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病床监护、机械监护等,而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前期的准备工作对整个治疗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1]。有学者认为,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对ICU患者的护理具有积极的作用。我院为使ICU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选取了9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专项研究,探讨了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ICU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患者20例,女患者25例,;年龄为26—80岁,平均年龄(50±10.5)岁;病情:休克9例,败血症16例,冠心病15例,严重烧伤5例。对照组男患者22例,女患者23例,;年龄为24—78岁,平均年龄(51±9.8)岁;病情:休克12例,败血症10例,冠心病17例,严重烧伤6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管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插管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方面。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具体方法如下:(1)硬件设备的护理管理。第一,做好机械通气设备的护理管理。维持ICU患者生命的重要方法就是机械通气,因此,在机械通气之前做好机械通气设备的管理非常重要。对此,护理人员要对病房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同时还要检测病房的空气质量,定期做细菌培养以观察病房环境的实际情况[2]。第二,检查机械通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若机器出现故障则要及时进行检修。特别是气囊,要采取看、听、试、查四步法对气囊进行仔细的检查。第三,要做好换班交接工作,在交接过程中上一班的护理人员要将护理工作的进程、护理中出现的问题、患者的情况等详细告知接班人员[3]。(2)护理人员的程序化管理。护理人员的活动要形成一个严密的流程。首先要组建护理小组,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从而提高护理能力。其次,要建立并落实责任制度,一旦出现问题则有据可循。最后,要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察,对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加以奖励,对工作态度不认真、玩忽职守的护理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或惩罚。(3)患者的程序化护理管理:首先要让患者做好机械通气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患者进行常规身体检查,以及用药敏感测试等一般检测工作。其次,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之前,护理人员要严格消毒,以防止在清洁伤口、换药等工作中给患者带来细菌进而造成感染[4]。最后,还要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人工气道的建设是机械通气的重要环节,在建立人工气道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证机械通气机的湿度与温度,使患者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舒适,同时还要对通气机进行严格的消毒清洁处理。

1.3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ICU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体的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情况

组别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天)监护时间(天)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455.4±2.06.4±1.240(88.89%)

对照组458.7±2.39.8±2.435(77.78%)

t值11.430511.7283

x26.36

P<0.05<0.05<0.05

3.讨论

在ICU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两项指标的时间越短,则表明患者清醒过程所用的时间越短。从这个层面来看,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监护时间是促进ICU重症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途径。机械通气时间和监护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研究资料表明,通过实施相关的护理管理手段可以使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缩短,从而提高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比采用了常规护理方法和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在ICU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以细致化的管理理念为指导,从硬件设备、护理人员、患者等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工作,不仅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和监护时间,为患者早日从危重病房转入普通病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还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综合以上所述,早期程序化活动管理在ICU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武淑敏.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01):316—317.

[2]罗德生,王慧等.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6):420—421.

[3]冷利蓉.综合性护理干预在ICU机械通气监护与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2(06):120—121.

[4]曾莉,岑琼等.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护理程序化管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5):5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