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中医辩证护理体会(附152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慢性盆腔炎中医辩证护理体会(附152例分析)

邹诗凤

贵州省思南县民族中医院565100

摘要:总结了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辩证护理。主要包括中药口服、中药塌渍治疗、中药保留灌肠、艾条灸等治疗护理方法。认为对症候不同的慢性盆腔炎施以中医辩证护理可收到很好的治疗护理效果。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护理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开放,留守少女的不断增加,女性涉及性生活的年龄越来越小,女性生殖道炎症患增多,慢性盆腔炎患者也不断呈上升趋势。盆腔炎性疾病若未能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炎症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从而增加了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1]。我科多年来发挥中医辩证论治优势,对不同症型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施以不同的治疗护理,切实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密切配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源于2013年1月---2015年8月在本院妇科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患者152例,年龄9--62岁,平均34.5岁,病程≤1年23例,≤3年79例,>3年50例住院天数最微短7天,最长22天,平均9.5天,均有性生活史。

1.2辩证分型施治

1.2.1湿热瘀结证:主证:下腹及腰骶部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味臭,便溏不爽,或大便干结,舌红或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则: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1.2.2气滞血瘀证:主证:下腹胀痛或刺痛,情志抑郁或烦躁,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脘腹胀满,舌暗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治则:疏肝理气,化瘀止痛。

1.2.3寒湿凝滞症:主证:下腹冷痛或刺痛,腰骶部冷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大便溏泄,舌质暗或有瘀点,苔白胖,脉沉涩。治则:祛寒除湿,化瘀止痛2。

1.3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症型不同采用口服中药、中药塌渍治疗,中药保留灌肠、艾条灸等治疗方法。

1.4结果

本组病例显效82例,有效6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4.0%。

2护理

2.1病情观察(1)观察是否出现下腹部隐痛,腰骶部胀痛及肛门坠胀、痛经等。(2)观察是否出现带下量增多及月经不调等症。(3)观察是否有低热、倦怠、失眠、情绪失控等全身症状。(4)观察盆腔炎体征如是否出现子宫后倾、子宫活动度、是否扪及附件是否增粗及有无包块等。

2.2灌肠的护理:保持病室安静安全,保护患者隐私,使用一次性灌肠袋,防止交叉感染,将煎好的中药100ml置于灌肠袋内,温度38--40℃,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便,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15cm,液面距肛门30cm,插入肛管10--15cm,将药液缓缓滴入,灌肠完毕,用纱布包住肛管缓慢拔出,嘱患者抬臀部静卧2小时,尽理让药液在肠腔内保留2小时以上。

2.3中药塌渍治疗:将配好的中药研粉用白洒调成糊状,将调好的中药平整的敷于患者下腹部,并辅以微波理疗30--45分钟借助热力使药渗透到盆腔并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利于炎症的吸收。注:根据微波的热力调整高度以防烫伤。

2.4艾条灸:将艾条切成艾柱点燃放于艾灸盒内,置于患者神厥穴及子宫穴以温经通络,适时调整艾柱的高度,灸至局发红而不起泡为度,灸30分钟移去艾灸盒。[3]

2.5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对疾病的康复很重要,慢性盆腔炎患者多以湿热瘀结为主,饮食宜多食健脾利湿之品如山药,薏仁等,忌食辛辣,生冷,肥甘之品。

2.6给药护理:中药宜温服,服药后忌食生冷,中药灌肠时严格撑握给药温度以防烫伤,,灌肠后应静卧2小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2.7心理护理:本病为慢性炎症,病程长,疗效慢,病人常感精神不振,失眠,下腹胀痛及肛门坠胀感,且月经期加重,导致病人身心疲惫。因此,要关心体贴患者,倾听病人主诉,耐心解释,解除病人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同时讲解中药治疗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及可观的疗效,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2.8健康宣教

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改善居住条件(勿久居湿地),农村建立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对于高危人群特别是留守少女的保护,定期进行卫生宣教,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经期卫生,勤换内裤,避免不洁性交,积极治疗阴道炎,建议患者做人流术等妇科手术一定到正规医院严格消毒以防侵入性感染等以降低发病诱因,还要强加锻炼以增强体质。

3.小结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多因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摄生不洁,阴部手术消毒不严或淋雨涉水,久居湿的,感受湿邪,湿热瘀结胞宫致病,病位在胞宫。中医学中妇人腹痛,带下病,症瘕病属此病范畴[2]。中医以辩证论治为核心,扶正祛邪,多途径给药,内外合治,能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可降低盆腔粘连,不孕症后遗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殖健康。在治疗过程中,护理配合很重要,有效的护理操作、沟通、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是提高疗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P258

[2]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215--216

[3]达古拉浅谈中医灸法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09年第28卷第6期P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