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56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儿童过敏性紫癜56例临床分析

曹良玉

曹良玉(安徽省金寨县人民医院儿科237300)

【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7-0014-02

【摘要】目的通过对56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56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12岁儿童是过敏紫癜的高发群体,男多于女,秋冬季是其高发季节,以双下肢、臀部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占45例,达80.4%;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者9例,占16.1;以关节为首发症状的1例,占1.8%;以肾脏表现为首发症状的1例,占1.8%。结论本组资料显示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样,皮肤型紫癜较为多见;腹型、关节型、肾型过敏性紫癜较少见,且首发症状常因缺乏皮肤紫癜表现而易造成误诊,值得临床注意。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

过敏性紫癜又称舒-亨综合症,是一种以变态反应引起的毛细血管炎性变和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为基础,全身多脏器病变为表现的出血性疾病。现将2007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诊断、治疗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6例中男38例,女18例,男、女比例为2.11∶1,发病年龄4岁~14岁,<5岁8例,占14.2%,5~12岁45例,占80.3%,>12岁3例,占5.3%。首次发病53例,复发病例3例。诱发因素:有明确感染史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31例,与饮食有关(鱼虾)2例,与口服药物(抗生素、三九感冒灵颗粒)有关者5例,原因不明18例。发病季节:2-4月(春季)发病者9例,占16.1%,5-7月(夏季)发病者5例,占8.9%;8-10月(秋季)发病者12例,占21.4%;11月至次年1月(冬季)发病者30例,占53.6%。

1.2临床表现

1.2.1发热:17例伴发热,14例体温37.5~39℃之间,有3例体温达39℃以上,发热持续时间3~5天。

1.2.2皮肤紫癜:所有病例均出现典型的皮肤紫癜。但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者35例,表现为针尖大小至黄豆大小瘀点或瘀斑,皮疹分布于双下肢者23例,累及臀、上肢者12例,5例同时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见于眼睑及手足背)。

1.2.3关节症状:本组病例18例患儿出现关节症状,其中关节症状为首发者1例,早于皮肤紫癜3天。表现为关节固定的肿胀、疼痛,无明显游走性。伴有轻度功能障碍者11例,经治疗后关节肿痛多在1周内消失。

1.2.4消化道症状:本组病例伴有胃肠道症状者22例,其中胃肠道症状(主要是腹痛)为首发者9例,腹痛先于紫癜2~5天出现。腹痛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痉挛疼痛,多发生于进食后。其次为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7例伴有消化道出血,表现为血便或大便隐血阳性。

1.2.5肾脏损害:即紫癜性肾炎。本组病例11例合并有肾炎表现,其中以肾炎表现为首发症状者1例。主要表现为双眼睑轻度浮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11例肾炎表现者的肾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但做肾脏B超检查,有一例报告肾脏有轻度损害。

1.3实验室检查

1.3.1末梢血象、血沉、尿和便检验:56例患儿末梢血白细胞计数为(4.6~27.3)×109/L,其中30例末梢血白细胞计数>11×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42~89%,56例血小板计数均正常,血沉增快31例(24~85mm/小时);尿检验异常11例,血尿(+~++)8例,伴有尿蛋白3例,大便隐血阳性7例。

1.3.2肝、肾功能、肾脏肾脏B超检查:24例做肝肾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异常;11例尿检异常患儿做肾脏B超检查,有一例报告肾脏有轻度损害。

2诊断、治疗、预后

2.1诊断:本组5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诊断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的诊断标准[1]。

2.2治疗:本组病例急性期予卧床休息,给予高蛋白、流质饮食(有消化道出血者予禁食),尽可能避免过敏源,积极治疗感染等。56例患儿均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每日1.5~2mg/kg,分3次口服;16例急性重症病例合并应用地塞米松0.5mg/(kg•日),分二次静脉滴注,症状缓解后即予停药,激素使用疗程7-10日,极少数病例在激素用后症状有轻微反复现象;静脉滴注维生素C,以改善血管脆性,减轻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的水肿、出血;7例消化道有出血症状者予以禁食、静脉输液补充能量、电解质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2.3预后:预后判断标准:未愈:皮疹未见明显减少、关节症状和(或)消化道症状和(或)肾炎表现无改善;好转:皮疹明显减少、关节症状和(或)消化道症状和(或)肾炎表现减轻或消失,痊愈:患儿皮疹消退、关节症状和(或)消化道症状和(或)肾炎表现消失,随访1-2周症状无反复。本组56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少数患儿由于过敏源不明确,未注意避免过敏源或感染未完全控制,症状出现反复。2例病情未愈自动出院,21例好转出院,33例痊愈出院。本组11例有肾炎表现的患儿,出院时仍有3例尿检异常,予随访1-2周后复查尿常规完全恢复正常。本组患儿住院病程4-24天。随访6月未发现预后不良。

3讨论

过敏性紫癜(HSP)为小儿常见病,好发于秋冬季节,任何年龄皆可发病,但以学龄儿童的发病率较高。发病诱因可能与感染、药物、食物、花粉吸入、虫咬、疫苗接种等有关。本组资料显示5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55.3%具有明确前驱感染史或发病同时伴有感染表现,提示本病发病诱因仍以感染占第一位。近年有资料报道,EB病毒(EBV)、幽门螺杆菌(HP)、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甲型肝炎和微小病毒B19感染后均可引起过敏性紫癜[2]。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有研究表明,发病机理可能为各种刺激因子作用于有遗传背景的个体,激发B细胞克隆扩增,导致IgA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3]。

过敏性紫癜可累及多个组织器官,主要为皮肤、消化道、关节和肾脏,其中皮肤紫癜是诊断的必要条件,还可累及心脏、肝脏、中枢神经系统等,不以肢体皮肤出血性斑丘疹为首发症状者,易造成误诊。本组病例以皮肤、消化道、关节和肾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未见心脏、肝脏、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表现的病例。本组病例1例误诊肾炎,1例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儿童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病变,据报道HSP患儿的肾活检90%以上出现不同程度肾脏损害。肾脏损害多发生于起病一月内,亦可在病程更晚期,可伴有紫癜反复出现。本组中11例有紫癜性肾炎,占本组病例的19.6%,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有资料报道,单纯紫癜型肾脏损害发病率9.8%,混合型的HSP肾脏损害发病率31%,存在明显差异,皮疹反复、腹痛的患儿肾损害发生率明显增高,伴有肾脏损害者,病程迁延,存在预后不良[4]。肾受累与否及程度决定着过敏性紫癜的预后。因此,对于过敏性紫癜患儿应密切观察和长期随访,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时尿检正常的患儿,应监测6个月,对尿检异常的患儿至少随访3~5年[5]。

过敏性紫癜性治疗急性期予卧床休息,尽可能避免过敏源,积极治疗感染,给予高蛋白、流质饮食(有消化道出血者予禁食)等。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可改善腹痛和关节症状,但不能减轻肾脏损害的发生率,若并发肾炎且激素治疗无效,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其他治疗予维生素C改善血管脆性及止血、脱敏、抗组胺药物或静脉滴注钙剂等[1]。本组病例按上述治疗,平均住院病程6.7天。部分病例随访6月未发现不良预后。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汪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88-690.

[2]张交生,宋丽君.过敏性紫癜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6,33(4):264.

[3]张义,谢新星,冒青,等.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免疫学指标变化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5):1190.

[4]饶晓红,李晓红,潘家华.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8,43(4):455.

[5]黄松明,朱春华.紫癜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