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钟声

宝鸡市人民医院721000

摘要:由于现在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出现几率也随之升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病人数量不断增多,虽然为病人施行积极的抗心力衰竭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依旧不理想。慢性心力衰竭会导致病人贫血,从而使心力衰竭病情加重,最近几年以来国内外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贫血和预后以及治疗方案等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贫血;发病机制;治疗进展

最近几年以来,由于我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出现几率以及死亡率也随之升高,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各类心脏疾病进展加重的一类综合征,病人通常会合并贫血,长时间慢性心力衰竭和贫血之间的关系受到忽视,临床中更加重视纠正病人心力衰竭的治疗,对于贫血经常受到临床医生的忽视,或是仅为病人提供一般性对症处理。文献资料显示,贫血的出现几率和慢性心力衰竭分级程度密切相关,能够对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会提高病人的再次住院率,提高死亡率,利用积极纠正贫血,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肾功能与心功能,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1]。

1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特征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同样属于最主要的死亡因素,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非常高,我们国家心血管健康各项研究显示,成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出现几率大概为0.9%,男性病人数量显著高于女性。最近几年以来,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心力衰竭以及急性心力衰竭病人一般会合并贫血,总而言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合并贫血的几率占30%左右,顽固性以及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合并贫血数量高达50%,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存在广泛的流行病学表现特征[2]。

2关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发病机制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合并贫血的发病因素和机制较为复杂,受到各类因素导致贫血,具体包含:慢性心力衰竭病人EPO相对或是绝对分泌不足,EPO属于一类肾脏生成的一类单链糖蛋白肽类激素,文献资料显示,肾脏属于控制并且生成EPO的关键器官,但是无法储备EPO,当机体需要合成时,EPO的作用为维持红细胞生成以及组织氧气运输。因为红细胞不存在细胞核、线粒体以及核糖体等细胞成分,无法利用自身分裂与分化增多,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一般伴随肾血流量减少与心排血量减少,引发肾脏慢性缺血缺氧以及肾功能减退,对于肾脏合成EPO激素分泌造成影响,引发EPO相对或是绝对不足,严重者会产生抵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导致肾脏EPO生成降低引发肾性贫血[3]。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通常伴随胃肠道淤血以及黏膜水肿,对于蛋白质、维生素B12、叶酸以及铁等造血物质吸收产生影响,导致营养不良性贫血。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因为机体血流动力学以及神经内分泌出现变化,导致各个系统与器官受到损伤,引发EPO合成不足,慢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心力衰竭同时存在会提高贫血的出现风险[4]。

3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进展

由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重要性受到重视,临床治疗同样获得了进展,针对伴随造血必须物质缺乏病人,为其进行补充,接受EPO替代性治疗,在为病人提供抗心力衰竭治疗期间,提高病人免疫功能,防止反复感染,有效改善病人肾血流避免肾功能出现恶化,针对合并高血压病人,需要严禁应用或是长时间大剂量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病人会存在铁相对或是绝对不足,文献资料显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病人中5%到21%伴随铁缺乏,对于血细胞生成数量和成熟度造成影响,还会减少骨骼肌细胞生物能量供给,导致病人运动耐量下降,因此需要为病人补充铁剂[5]。

小结

目前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疾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等得到了医生的高度重视,但是贫血对于病人心脏结构以及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机制和难治性贫血的问题依旧不乐观,需要得到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许卫,陈晞明,陈永权.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有贫血患者的Meta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5,21(4):522-530.

[2]陆燕燕,张中琳,彭沪.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贫血患者中的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2):119-124.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22.

[4]田乃亮,陈绍良,常芸,等.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4):485-486.

[5]郭俊.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17(5):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