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硫仑样反应2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双硫仑样反应2例

闫立志

闫立志(新疆疏勒解放军第十二医院心肾血液内分泌科844200)

【关键词】双硫仑反应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343-01

双硫仑样反应是指应用某些药物前后若饮酒或接触含酒精物质,会发生类似服用双硫仑戒酒时所出现的情况。属药源性急症,其发生快,起病急,反应重,来势凶猛。医务人员应该熟知该病,并大力宣传普及相关知识,使大众都能对此有一定的认识,防患于未然。

抗菌药物在我们国家使用广泛,很多人为方便在个体诊所或自购使用,而有些人在使用抗菌药物后一定时间内饮酒,发生了严重的双硫仑样反应。现将我们临床诊治的2例病例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病例1

患者,男性,55岁。因突发头痛、心悸、胸闷、呼吸困难30min入院。今日午间在家接待客人时饮白酒约50g(平时可饮酒250g)后约10min,突感头痛,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出虚汗,颜面潮红。头痛呈剧烈跳痛。家人怀疑其发作心脏病,立即给与速效救心丸6丸含服,10min后症状无改善,遂急送医院。入院查体:神志清醒,烦躁不安。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呼吸22次/min,脉搏126次/min。颜面潮红。球结膜充血,皮肤潮湿。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底可以闻及湿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26次/min,律齐整。未闻及杂音及异常心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肿大。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V4~V6导联ST段上斜型压低0.3~0.5mv。追述病史患者2d前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在个体诊所就诊,给与头孢哌酮钠4g,1/d,静脉滴注2d。既往曾诊断过心肌缺血。入院后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给予吸氧、硝酸异山梨酯10mg含服,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脉滴注。呋塞米注射液20mg,静脉注射。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等处理,症状逐渐改善。治疗2h后完全消失。

病例2

患者,男性,38岁。因突发意识不清2h入院。患者晚间参加朋友聚会,饮酒约100g后(平时饮酒量250~300g)突然扑倒在桌上,呼之不应,呼吸急促,面色青紫,手足冰冷,遂将其急送医院抢救。查体神志模糊,呼之有反应但不能应答。体温36℃。呼吸26次/min。脉搏130次/min。血压80/50mmHg(1mmHg=0.133Kpa)。皮肤湿冷。颜面及口唇紫绀。双肺呼吸音弱。心界不大。心率13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及神经系统无异常。详询病史得知患者5d前曾出现腹痛及腹泻症状,无发热。自购“痢特灵片(呋喃唑酮片)”服用,2片/次,3/d,共服用3.5d,停药1.5d。既往常饮酒,从未出现如此症状。诊断:双硫仑样反应伴休克。给与吸氧4L/分,补液,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多巴胺40mg+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依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经过上述治疗1h,神志清醒。血压120/70mmHg。其余症状也逐渐消失。

2.讨论

双硫仑亦称戒酒硫、双硫醒,是戒酒硫类药物的通名。是一种治疗慢性酒精中毒和酒精依赖的药物。应用本药后饮酒会出现恶心、呕吐、大汗、心悸、心前区疼痛和难受的濒死感,从而建立厌恶酒类的条件反射,起到戒酒作用[1]。双硫仑样反应是指应用某些药物前后若饮酒或接触含酒精物质,会发生类似服用双硫仑戒酒时所出现的情况。发病机理: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体内乙醛浓度升高时,可与体内一些蛋白质、磷脂、核酸等呈共价键结合,破坏这些物质失活,从而引起机体的多种不适。乙醛蓄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舒张期缩短,导致灌流量减少。引起心前区疼痛伴心电图ST-T改变[2]。常见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1.抗菌药物:①头孢菌素类:头孢哌酮(先锋必)、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头孢匹胺、头孢孟多、头孢美唑(先锋美他醇)、头孢美诺、头孢甲肟、头孢尼西、头孢替胺、头孢替坦、头孢唑啉(先锋V)、头孢克洛、头孢地嗪、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西丁等②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③其他:呋喃唑酮、呋喃妥因、酮康唑等。2.降血糖药物:甲磺丁脲、苯乙双胍、格列本脲等。可引起药戒酒硫样反应的饮用酒类包括白酒、葡萄酒、红酒、啤酒、黄酒、香槟酒等,以乙醇为溶媒的药物制剂(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氯霉素注射液、药酒制剂、藿香正气口服液、碘酒等),糖果(酒心巧克力)[3]。双硫仑样反应属药源性急症,其发生快,起病急,反应重,来势凶猛,如不及时诊断及正确处理会造成极大危害。但双硫仑样反应原因明确,完全可以预防。所以广大医务工作者应大力宣传普及相关知识。特别是在给患者开具具有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时,进行特别提醒。药品说明书上应用大号黑体字做醒目警示。这样既可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又可以节约医疗资源。

参考文献

[1]孔生海:157例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分析.医药导报[J].2011.30(12):1668~1669.

[2]李珊,李雅玲,马盼香:双硫仑样反应50例临床分析与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合理用药[J].2010.3(18):106.

[3]贾随明:应用抗菌药物后饮酒致双硫仑反应56例临床分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J].2011.14(9):1326~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