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浅析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途径

曾建华

曾建华金溪县仰山学校3448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理性分析能力以及空间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做出的努力不够,新教学模式走入小学校园后,妥善利用新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传授学生知识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等。本文浅析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理性分析、空间观念、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5-056-01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深入推行,提出关于小学校园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政策。其中对于小学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方面有着优越的条件,各种图形的学习可以为小学生锻炼空间观念提供机会。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于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学习展开在妥善的教学和引导下可以提升空间感受力,这种空间感受力的培养能够在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就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途径进行详细分析。

一、空间观念的意义

空间观念是一种由前期观察将某一图形的样子铭记于心,在脱离图形后进行想象和抽象的分析,在脑海里描绘出完整图形。但是空间观念的范围较广,不只是平面图形,还包括立体图形和其他物体。人们对于现成图形可以进行观察,但是对于没有过的图形就需要进行想象,这是很多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通过想象力和抽象分析能力进行发明和创造。空间观念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用处,比如各种创新发明的设计、立交桥的设计和建设等。要想具备上述的能力,需要通过校园教学掌握几何知识,而小学数学教学则是建立学生空间观念的基础教学阶段。

二、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培养途径

(一)注重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

空间观念在建立之初,也就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关联空间观念知识的时候,执教人员要引导学生对现有几何图或几何体进行观察。观察是空间观念建立的开始,小学生们对现有几何图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观察,然后才可以在脑海中建立观察过的几何图形的完整样子,最后再将脑海中的几何图形绘画于纸张上。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呢?举例说明:在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课程教学中,执教人员可以提前制作出‘正方体’和‘立方体’的实物。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执教人员可以将立体图形展出,让学生可以脱离座位进行自由观察。当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结束后,执教人员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在脑海中建立完整的立体图形,并且将其画在纸上。学生们在观察结束后进行绘画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立体图形的特性。这对于课程后续的讲解是非常有益的,学生们自己观察所得到的知识点,比执教人员讲解的知识点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当学生们已经自己对‘正方体’和‘长方体’有所了解,那么执教人员在后续的教学中,无论效率还是质量都能提高很多。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对于学生后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理论结合实际

小学数学的教学应该理论结合实际,因为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后能够学以致用。为了让小学生将课本知识掌握良好,执教人员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在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这一方面也是如此,让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之余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举例说明:在小学数学《轴对称》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执教人员将‘轴对称’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后,可以利用让学生针对自己所学轴对称相关条件进行回忆和观察,现实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性的物品有哪些,并且尽可能的回忆,将对称物品画下来。这一教学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自己所学知识,在回忆或观察物品时可以锻炼学生空间观念,而让学生将‘轴对称’物品画下来,是为了让学生在复习所学知识的同时将空间观念实体化。以上的教学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运用有着非常良好的作用。

(三)培养小学生空间想象力

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正是处于建立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以及空间想象力的时候。在这个关键时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空间想象力是必备的内容。空间的想象力需要学生掌握知识后利用所学知识对其发展进行想象,包括物品位置、移动轨迹等等。空间想象力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较好的空间感、方位感,空间想象力还是空间观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举例说明:在小学数学课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过程中,执教人员可以引导学生首先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行想象,让小学生将其画下来。执教人员可以提前给学生一些常见的参照物,比如:梯子、砖等。这些物品在教室里并没有,需要学生进行回忆,然后想象这些物品的平面图形是什么样子的,再将其画到纸上。当学生们进行想象后,得出的图形,在后续的学习中可以通过物品进行图形特点的记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锻炼空间想象力,还有利于学生对图形进行记忆,根据物品记忆图形特性,一举两得。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方式有很多,除了上述的一些方式,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绘本教学等等的方式也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空间观念。我国的小学校园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标准中的政策,这是非常正确的,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对人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如今的小学生如果能够在具备良好知识素养的同时具备综合素养,那么在其未来的就业中将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伟.小学几何概念学习中的开放性问题设计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2018(1):80-83.

[2]夏燕飞.用生活化情景有效培养小学生图形和空间观念[J].学周刊,2018(7):85-86.

[3]周艳艳.初识空间观念,培养几何思维[J].科学教育,2017(06).

[4]如何建立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J].赵丽.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