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54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2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54例

许君张玉龙

许君张玉龙

(四川省射洪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射洪629200)【摘要】将5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4例。54例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病治疗,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患侧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等方法。治疗组运用中医理论,以加味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临床辨证加减,水煎服,1剂/日,10剂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论从基础病的控制情况,还是肢体功能恢复的进度均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加味补阳还五汤【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46-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4例均为门诊患者,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患病年龄61.5岁,最短病程3天,最长病程6月,平均病程1.5月。对照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平均患病年龄60岁,最短病程3.5天,最长病程5.5月,平均病程2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肢体功能活动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54例患者因不明原因突然发生:言语不利(舌謇语涩),口眼斜,半身不遂,甚至神识欠清等症状,符合中医内科中风之中经络的范围。而且均通过CT或MRI等检查方法确诊为“脑梗塞”。其中言语不利明显者13例,一侧肢体功能活动障碍者40例。所有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11例,有糖尿病史5例,血脂异常者38例。

1.3治疗方法:54例患者均经过西医常规治疗:①针对基础病的治疗,(控制血压,血糖水平);②扩张脑血管,如培他斯丁;③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每日75㎎;④降血脂,胆固醇;⑤营养脑细胞药物,如脑蛋白水解酶静脉滴注每日1次;⑥患侧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以加味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运用中医辨证临床加减:加味补阳还五汤的药物组成:黄芪40g,归尾15g,桃仁10g,红花5g,川芎12g,地龙15g,赤芍15g,何首乌20g,半夏10g,川牛膝10g,桂枝5g。气虚明显者,加党参15g、太子参15g;言语不利,加远志(炙)10g、石菖蒲5g、郁金10g;心悸、喘息,桂枝加量至10g、另加炙甘草10g;肢体麻木,加木瓜15g、伸筋草15g;下肢无力者,加川断10g、桑寄生10g、杜仲(盐)10g;小便失禁加桑螵蛸15g、益智仁5g;血瘀重者加莪术10g、水蛭5g、鸡血藤15g、鬼见羽10g。急性期若见气虚血瘀证,多主张黄芪不宜重用,以免助热生火,加重病情。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者加蜈蚣(研细冲服)两条、姜虫10g。方法为:水煎服,1剂/日,10剂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

1.4观察方法与结果:所有的患者均给予治疗前及治疗30天后进行疗效评分,以简式Fugl—Mefer运动功能评分指数(FMA)[1]评定偏瘫侧运动功能,以改良Barthel指数(MBI)[2]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数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评分比较见下列表格。

由上表可得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2讨论

对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基础病症的控制,如降压、降糖、血脂的达标,降低血小板的聚集,促进微循环,消除自由基,脑细胞的保护等保守和支持治疗,以及病变侧肢体进行功能康复训练,以促使肢体功能恢复。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是祖国医学科学特色之一,此病属于“中风”之“中经络”范畴。中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多与先天禀赋不足,长期饮食失衡,起居失宜及思虑烦恼过度有关。上述因素可能导致人体气血阴阳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而致虚损、痰湿、风火及瘀滞交作,本病多因情志过激、劳累过度、酒食不节、气侯改变而诱发。许多现代中医病因学研究证实了上述观点。概而言之,缺血性中风的发生主要与风、火、痰、瘀、虚等因素有关。由于缺血性中风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血液流变学检查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经络瘀阻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血脉瘀阻作为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一种重要因素。在中风的治疗上不但要辩证施治,同时还应强调辨病施治,针对缺血性中风普遍存在的瘀血问题进行相应的治疗,正如唐容川《血证论》须知痰水之壅,由于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张锡纯又有“活血风自去”之说。所以益气活血,息风,化痰,益肝肾是治疗中风密不可分的重要环节。笔者临床上多用加味补阳还五汤的化裁治疗:方中黄芪益气通脉,固护卫阳,川芎为“血中之气药”与当归,赤芍,桃仁,红花,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填益真阴;牛膝补益肝肾,引血下行;地龙通经活络;半夏化痰降浊;少佐桂枝温通经脉,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少量桂枝有调畅气机作用,使三焦气机得通畅,全身阳气得以振奋,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补益肝肾,化痰通络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补阳还五汤抑制凝血因子、血小板和毛细血管功能,具有抗凝血作用,能显著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以及血清比粘度,从而有效地改变血液的浓、粘、凝、聚,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是治疗缺血性中风公认的、有效方剂,还能通过抗氧化途径使缺氧—复氧环境下,损伤的内皮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对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脑细胞水肿有重要意义[3],同时还能抑制细胞凋亡,达到防止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王强,李铁山,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75

[2]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107

[3]韩刚,许钒.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1):33

[4]成细华,喻嵘,邓奕辉等.补阳还五汤对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医信息杂志,2005(7),1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