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及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及实践研究

夏倩吕辉

夏倩吕辉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供电公司4304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供电可靠性薄弱环节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设备水平、运营管理、网络结构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分别针对这几个环节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配电网规划和建设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从而全面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配电网

一、供电可靠性薄弱环节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设备水平、运营管理、网络结构以及技术水平是配电网中的四个维度,在分析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时,需要讲这四个维度作为分析的前提和依据,在这四个维度的基础上实现指标体系的构建工作,同时将这些指标作为进行实际调研时数据的主要来源渠道。

(一)设备水平

线路和设备是设备水平中主要考虑的两个方面因素,在线路工作中,架空线和电缆线路是主要考了的两种线路。在实际的线路铺设工作中,架空线长期处于外部环境中,这就会导致架空线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应该能个,所以在架空线的选择过程中,为了保障供电正常,就需要选择质量比较好的架空线路,保障架空线能够满足防雷指标。其次在设备的选择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工作内容是设备能够防御故障的能力和水平。在配电网的设备选择中,最好是选择成套的开关设备和硅橡胶绝缘子设备,因为这些设备在平时的使用中很少会出现故障问题,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也比较简单,提高了配电网设备的安全性。在变电站的电源设置中,可以利用GIS设备,来为电源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所以,在配电网的设备水平工作中,主要展开工作的指标是线路的绝缘化率、防雷标准、GIS设备、压线路超线长度以及断路器无油化率等相关指标。

(二)运营管理

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营管理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需要依靠比较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就目前而言,基础管理、转供电管理以及需求侧管理是运营管理的主要三个工作方面。在基础管理工作中,建立信息平台、责任机制、预控停电时间等内容都是其相关内容,为了保障在运营管理中精确采集停电数据,这需要良好的基础管理工作来作为支撑,同时根据采集数据结果制定比较详细的预防停电措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正常用电提供保障。转供电管理工作主要是指考核以及制定比较详细的供电方案,利用科学合理的供电管理工作能使转供电覆盖的范围更大,从而缩短停电的时间,最后需求侧管理工作是指电力缺口程度不同,在进行预控、事故以及紧急措施制定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

(三)网络结构

明确清楚的网络结构能够保障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故障,同时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将线路进行合理的分段,能够有效将故障发生时的停电范围缩小,减少停电对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另外为了将变电站在出现故障之后的线路和变电站主变之间的负荷转攻,就需要使变电站线路之间保持联络和设置备用主变。所以,根据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变电站的单变数、中压线路的平均分段数、中压线路的联络率等都属于网络结构的主要指标。

(四)技术水平

带电作业水平、配电自动化建设水平以及状态检测及检修水平是技术水平衡量的三个主要维度。其中带电作业是指在高压电工作业中,检修和测试工作在不停电的状态下展开的一种作业形式,这主要是为了保障正常供电工作。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化信息计算机设备和信息技术等实现自动化运转。最周状态检修工作主要是指提供设备的状态信息,但是这项工作的前提依据是检测设备的状态和诊断技术,对设备工作状态进行准确掌握,减少停电时间。

基于以上问题,可以得出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二、制定完善的供电可靠性提高方案

(一)设备水平方面措施

在配电网的规划工作中,配电网中各个负荷点可靠性指标和单个设备可靠性之间具有直接的关联,并且设备的检修周期或受到设备的装备水平影响。因此,在进行配电网规划工作中红,首先应该将已经老化的设备更换掉,因为设备本身就存在一个使用年限,一旦使用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对配电网工作质量和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就需要将超出使用年限的设备更换掉。另外,在设备的选择中,最好是选择是运用中不用维护或者少维护的设备,保障设备检修的周期,从而为设备的配电网的工作质量提高基础设施保障。另外,在设备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设备遭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例如可以按照防雷装置,减少雷害等情况。

(二)运营管理方面措施

在配电网的运营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首先,在该工作应该建设统一的运营管理和配电工作一体化信息平台,精准统一低压客户的停电时间。另外,需要保障各个单位在工作中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制定比较完善的供电可靠性管理流程,制定统一的管理工作标准,从而为供电可靠性提供制度保障。在该项工作中,还需要以月份为基础,对停电会影响的用户进行统计,从而制定完善的停电计划。

(三)网络结构

用户供电可靠性的提升需要合理的配电网结构,这也是基础保障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首先应该将线路的分段数进行优化处理,以此来保障网络结构处于优化的状态。在用户比较多的线路,可以安装线路分段的设备,使分段的用户数减少,以此来缩短停电的范围。另外,在网络结构中,还应该将线路中的可转供率和环网化率进行优化管理,为人们供电提供保障。

(四)技术水平

在技术工作中,首先应该推动带电作业法,在检修线路期间,也能够为人们提供用电需求,但是在这项作业推广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作业的安全保障能力,因为带电工作相对不带电工作存在更大的威胁,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带电作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其次需要实现配电自动化工作,这就需要加强对现代化先进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最后还需要制定比较完善的设备状态检测和检修工作秩序,全面为供电可靠性提供保障。

三、总结

综上所述,配电网规划工作在供电可靠性保障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目前的供电可靠性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配电工作单位和部门加强对配电网工作的完善,不断进行现代化先进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在配电网规划工作中,尽量缩小作业停电的范围,全面促进城市中配电化规划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供电可靠性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坤.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与实践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7):1514-1514.

[2]王建.分析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及其实践[J].低碳世界,2017,(30):66-67.

[3]江军.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与实践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192.

[4]周宇翔,路玮.农村乡镇电网规划方法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

[5]唐慎.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及提高供电的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4011-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