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教育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教育创新

左彩红

科学城第一中学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广泛运用到了信息技术,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是当代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教育十分必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目前我国正在实行教育改革,要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因此,无论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实行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必须要实行创新教育。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信息技术教育本身,更应该是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完美融合,谱写出一曲和谐的二重奏。

一、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诱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同时鼓励学生实践,在实践中养成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与书本知识不同,它们不是现成的,甚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能通过教师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只能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探究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主动实践中潜移默化,逐渐养成。

二、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要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完美融合,首先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但是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制约了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

(一)不受重视

尽管教育改革已经实行了很长世间了,素质教育的强调了很多遍。但是落后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仍然根深蒂固。信息技术教育由于不是高考科目,所以不受学校重视。很多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物力,设置的课时也非常只之少。家长和学生也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很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时间做其他科目的作业,甚至睡觉、逃课。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教育本身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很好的开展,更谈不上在信息教育中实行创新教育。

(二)人力、物力不足,课时不够

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临时指派其他科目的老师担任。这些临时顶替的老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教育效果之差可想而知。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但是这些专业教师的工作往往得不到重视,经常被学校领导指派与教学无关的任务。信息技术教师很难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要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必须配置相关的硬件设施。很多学校由于财力有限,或者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电脑等必要的硬件设施配套不齐全,缺乏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基础。同时有些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已经十分有限,还经常被语数外等所谓的主科老师占用。

(三)教学方式落后

现在的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仍然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满堂灌"课堂。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只是教师单方面的教与学生单方面地听。教育学基本没有互动、师生之间没有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没有主动探索的欲望,教师也没有引导学长自主探究的意识。创新教育需要的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自主实践,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权威。

上述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之中,有些地方有些学校还特别严重。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连正常、有效的信息技术教育都很难开展,更遑论实施创新教育。所以要想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必须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实行创新教育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学校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应该落到实处。首先,应该对信息技术教育投入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硬件设施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物质基础,必须得到保障。信息技术教育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应该配备齐全,而且要让这些设备真正发挥作用,不被闲置。其次要引进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确保让学生受到专业的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要将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同等看待,在工资绩效以及评职称等方面应该一视同仁,激发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再次,要严格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课时。应该按照教育部门的设置课时,并且严格执行,不能阳奉阴违,课表是一套,实际又是另一套。最后应该完善信息技术教育的考评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像其它科目一样增设期中期末考试,每课结束后应该布置作业并及时评价。此外,还可以考虑将信息技术列入高考科目。

(二)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创新意识

现在的信息技术的课堂仍然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课堂。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被动接受知识。学生没有主动探索的欲望,教师也没有引导学长自主探究的意识。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要实行创新教育,必须首先转变教学方式。

1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要实行创新教育,首先必须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因为学生只有感觉到自己是平等的,受尊重的,可以有自己想法的时候,才会积极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实践。反之权威和服从的师生关系,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因为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只是接受者和服从者,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更谈不上主动发挥创造。所以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的关系,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新思维。

2鼓励思考,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课上主动提问,课下自己总结,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只起一个引导作用,必要的时候为学生答疑解惑,启发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给出现成的答案。

3鼓励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只是思维层面的创新,而要养成创新能力,必须鼓励学生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多让学生动手,鼓励学生多实践。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上升到国家的发展战略。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融入创新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让信息技术教育得到应有的重视,能够正常开展。其次要转变教学方式,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只有这次才能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完美融合,谱写出一首和谐的二重奏。

参考文献

[1]黄友志.浅谈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创新教法.《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

[2]徐晓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

[3]于金玲.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