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与化学课堂教学知识重构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新高考改革与化学课堂教学知识重构的思考

王团结

(福建省安溪恒兴中学,362400)

摘要:为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我国的针对高考进行的课程改革力度很大,在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测的同时,将其它方面的素质评估也纳入高考考核的范围。新高考改革政策的颁布使得人才筛选更加严格,学校传统教学模式和知识体系的重构是当前改革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对化学课堂教学的重构。下面围绕化学教学展开讨论,主要介绍改革的政策要点、化学教学的现状及对知识重构的思考。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化学教学;知识重构

引言:

在新高考改革中,不难发现对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分数的高低,而是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除了成绩,将学生的品质、实践能力、身体素质也纳入考核的范畴,对新时期的高中教学提出新的希望。这次改革,摆在高中学校面前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做好课堂知识体系的重构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变动较大的化学教学,需要着重处理。

一、新高考改革的几项重要政策

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其主要目的是做到学生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习压力,下面改革的迹象重点政策详细阐述:将传统的文理分科变成主课和选修课的考核,学生只需在高考时进行语数外的考试,再加上三门选修课程的学业水平测试,得出最终的高考成绩。这样能够有效减轻学习负担;其次是打破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完成课程教学,还要给学生创造参加课外活动的机会,使其得到全面发展;在学生录取方面,采取一视同仁的原则,城乡高中学校的录取比例不能相差太大。乡村的考生只要达到录取条件,高校就不能因为录取名额的限制而拒收。

此外,在高考监考和考生录取上加大监管力度,防止作弊现象的出现,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同时有计划的收回不合理的加分政策,严厉惩处高效违规招生的行为。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为高考考核和选拔人才提供了更全面的理论依据,也加大公平力度,有效保证高考生的权益,也为优秀的学生争取到更多读大学的机会[1]。

二、高中化学课堂现状

(一)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

高考可以说是学生时期最重要的以此考试,在传统社会的发展中,高考是很多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再加上高考的压力老师不得不采取填鸭式教学的方法。在多重学习压力下,化学课堂显得沉闷古板,学生不仅需要记忆大量的概念和方程式,还要掌握其中的原理,老师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活跃课堂气氛。化学基础知识的难度本身就不低,随着年级的增加其难度也在不断累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每节课的精神都高度集中,才能将勉强掌握大致的学习体系。而在沉闷的课堂中,很少有学生能做到精力高度集中。

(二)只要求学生记死知识,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

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但在学校的实际教学中仍然收效甚微。很多学校对改革政策的实施浮于表面,实际的教学内容还是以高考内容的重点为主。为了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化学教学,老师通常会将重点内容进行提取,然后在上课时向学生直接灌输,完全忽略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在大量的公式和方程式的压力下,学生也只来得及对这些知识不断进行记忆。这种课堂知识体系只是教会了学生对重点内容的记忆,对灵活运用公式解题的能力缺乏培养和锻炼。学生在解决具体的化学问题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进行简单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对选择判断题型的分析,遇到综合类问题就会出现错用公式、分析方向偏离题意等现象[2]。

三、实现化学课堂知识体系重构的改进措施

(一)落实基础知识教学

高中化学的内容比较繁杂,尤其是高三化学的学习,这里以苏教版高三选修三为例,对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行详细阐述:选修三的内容主要讲的是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其第二章的内容是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老师在对原子结构进行讲述前,需要求学生准确的记忆元素周期表,在此基础上对画出集中典型的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方式。例如画出钠镁铝的原子结构,在学生全面认识各类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运动规律进行讲解。在元素性质讲解时,需要将周期表中的元素进行分类,将性质相同的元素归为一类,如H元素具有如下性质:属于非金属元素,核电荷数为1,一个电子,是地球上存在最多的元素。将各元素的性质一一讲解,打好学生的知识基础,才能使后期教学更加顺利。

(二)增加试验次数,在实际情境中掌握知识

化学学习中通常伴有大量的方程式,两种物质混合并进行反应,从而得出最后的反应物,经历这一过程才会产生相应的方程式。方程式数量太多,且在学时上有限制,老师为节省课时通常不会让学生进行试验操作,仅仅依靠纯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学必须增设适当的实验课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对反应现象的观察,加深对方程式的理解。例如对铜和空气的反应进行试验,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和氧气会与铜发生反应,现象是产生铜绿,铜绿的主要组成为Cu2(OH)2CO3。试验完成后,需要编写相应的试验报告,对反应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化学课堂教学中只需对主要的反应进行试验即可,能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起到很大帮助[3]。

(三)加强课堂教学中的交流创新

化学的学习是非常乏味枯燥的,因此教师在重构课堂知识体系时,可将课堂时间适当的分配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例如对单环芳香烃的分析,老师可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将常用的芳香烃进行归类,并对其用途进行讨论。经过讨论,老师综合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单环芳香烃中通常包含一个苯结构,在石油和煤焦油的裂解中起到重要作用。

(四)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练习

在讲解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可当堂进行所学知识的训练,趁热打铁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例如在酸碱中和反应的学习,在课堂练习时老师可以随意出题让学生写方程式,如强酸与弱碱的反应,其方程式为2H++Cu(OH)2==Cu2++2H2O。还有弱酸与强碱、弱酸与弱碱等反应,通过的方程式的书写学生能够知道哪些知识还未掌握,并及时查漏补缺。老师还可以让学生画出酸碱中和时,相应的梵音速率曲线图,加强学生对曲线图的区分和记忆[4]。将上述措施在课堂中加以运用,会对知识体系的重构起到很大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新高考改革政策、高中化学教学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我国目前高中化学教育存在的不足。高中学生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学校教学只侧重于对成绩的提升,这是目前我国高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新高考改革政策的推出,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加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现有教育体制已取得很大进步,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不足急需改进。

参考文献

[1]陈耿锋.“3+3”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化学创生对话课堂教学探究[J].林区教学,2017(8):88-90.

[2]简祥波.高中化学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设计及实践探索[J].魅力中国,2016,(6):68-68.

[3]王胜碧.高校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对策探讨[J].化工设计通讯,2018,(1):142.

[4]王海波.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州化工,2015,(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