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研究

汤红

汤红

成都天府新区兴隆卫生院(成都天府新区兴隆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213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其已经变成了政府为人民提供保障的重要选择。本文分析了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基于此,提出了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策略,期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一、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现状分析

(一)基层卫生人员数量有限

现阶段,我国基层卫生人员的数量有待提升,造成了大部分服务项目没有办法全面展开,特别是相应的专业人员十分匮乏,因此,我国基层卫生部门十分缺少专业人才,因为人员方面的制约,大部分区域的基层卫生部门没有办法抽调更多的基层卫生人员参与到定期培训当中,某些区域甚至出现了行政命令的方式才会让基层卫生人员参与到培训当中[1]。

(二)基层卫生人员执业素质不高

基层卫生人员的文化程度比较高,他们学习能力便会比较高,并且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明显比较高[2]。由此分析,基层卫生人员的素质能力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但是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当前我国基层卫生人员的文化程度明显有待提高,并且很多人员没有专业技术资格。

(三)服务水平有限

当前我国基层卫生人员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参差不齐,其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基层卫生人员在儿童保健、中药服务以及卫生监管等方面的能力比较匮乏,并且基层卫生人员缺少协调沟通与现场记录能力,与此同时,他们很难对人民所提的健康问题进行准确回答,造成随访的时候很难得到人们的信任,我国传染病管理工作已经进行了四年,但是在具体运用的时候基层卫生人员依然缺少应急处理能力。

(四)培训效果不理想

为了提升基层卫生人员的服务能力与水平,对他们进行培训十分重要,现阶段,我国基层卫生人员虽然每年都需要参与培训,但是其目的主要是得到学分,并且应对相应的考核,因此,很难发挥出定期培训工作的作用。与此同时,当前各县与各市的培训方法与内容已经和基层卫生人员的实际需求不符[3]。除此之外,对于讲座培训手段而言,基层卫生人员更加期望到大型医院当中学习与进修,不断提升自身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而基层卫生部门管理人员也非常矛盾,一方面期望基层卫生人员外出学习与进修,另一方面也担心相应人员的工作没有人可以接替。

二、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的情况,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合理选择培训内容与培训手段,及时对基层卫生人员进行考核,保证其培训成效,避免人才流失现象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基层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提升基层卫生人员的专业素养

要想提升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应掌握他们的实际情况,选择出其中较为薄弱的地方,并且展开针对性的培训工作,防止使用传统型培训手段,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比如,相应管理部门要依照信息系统对指标改变现象进行分析,找寻出其存有的技术不足与问题,邀请专业人员对基层卫生人员展开定期培训。

(二)科学选择培训方式,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大部分基层卫生人员期望经过到大型医院当中进行学习,这样能够提高自身的临床能力,并且掌握更多的临床相关知识,对于管理人员而言,他们认为基层卫生人员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培养应依赖大型医院的支撑,所以应增强上级医院的支持力度,这样能够为基层卫生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

(三)及时考核以提高培训效果

除了选择合理的培训内容与手段以外,在培训活动完成以后,要根据其培训成效展开考核,对培训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证书的发放,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其培训的质量与成效[4],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认可他们的工作,并且让他们拥有岗位成就感。

(四)稳定人才队伍,减少人才流失

基层卫生部门的优秀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这是当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其工作量比较大、收入比较低以及此工作的成就感并不高,导致基层卫生优秀人才的引入十分困难,并且出现了流失严重的现象,所以在储备优秀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人才培训以及流动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各个科室当中尽可能安排一位工作人员,与此同时,在引入优秀人才的时候,相应部门要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撑,比如,改善其实际工作,提供更多的岗位平台,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对于降低人才流失概率而言,要整体考虑,将其配套政策落实在实处。一方面,留有相应的编制,对于工作时间长且技术能力高的工作人员进行编制;另一方面,依照项目活动花费的时间以及困难程度,明确其绩效考核的各个指标,将工作人员的劳动价值全面展现出来。除此之外,要把某些荣誉倾向于基层部门,不断鼓励基层卫生人员,提高他们的成就感以及岗位认同感,让他们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所服务,最终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添砖添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应不断提升基层卫生人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基层卫生人员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伟,袁兆康,黎国庆,杜峥,王希,冯欣.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对村卫生室卫生人员素质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12-5015.

[2]梁峥嵘,于贞杰,李向云,刘田丽.基于象限分析的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多维度评价[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34(11):866-869.

[3]张蕾,屈伟,赵莉,梁帅暾,何文翀,刘毅.工作描述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人员数量配置中的运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22):4131-4133+4142.

[4]李一明.社会办医疗机构能否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经济学“科斯灯塔”之谜在卫生领域的解读[J].邢台学院学报,2018,33(04):16-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