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资金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2

论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资金管理

陈吉容

陈吉容(中铁20局集团一公司)

摘要: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血液,是财务管理的集中表现,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资金管理的好坏不仅是衡量一个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的经济效益,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施工企业加强资金管理

0引言

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工程垫资越来越多,拖欠工程款居高不下,资金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弱化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现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现状,就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问题作简要论述。

1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

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现象目前比较普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工程垫资与工程拖欠款较大随着建筑市场施工队伍的急剧膨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僧多粥少的形势加剧,使得一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时,提出某些不利于施工企业的要求,其中,垫资被作为一种普遍手段,成为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和考查施工队伍实力的重要条件,或以直接垫资、或以现金交纳履约保证金、或以苛刻的付款条件让施工企业变相垫资。有的工程项目垫资资金甚至超过工程量的大半,如XX高速公路,中标后签订合同前建设单位业主要求交纳中标价10%的现金履约保证金,施工过程中以50%-30%-20%的付款条件,即月计量付款50%,30%竣工验交后支付,剩余20%质保期满后支付。作为施工企业,为了在建筑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以满足“养家糊口”的需要,往往会承诺建设单位的垫资条件。另一种隐形垫资方式即计量滞缓是建筑市场潜规则,正常情况下,当月完成工程量得到业主完全确认并取得工程计量款至少要一个月时间,即企业必须垫资至少俩个月的施工资金,一旦银根紧缩,业主贷款受限,业主将人为拖延计量时间,加大施工企业垫资额度,这种问题将更加突出。企业一旦为某项工程垫资,则会身不由己,或者丧失先期垫资应获取的收益及承担垫资损失,或不得不继续垫资施工,但这样的垫资工程,完工后垫资款则可能转变成拖欠款。一般来说,拖欠款是以垫资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垫资,就不会有大规模的拖欠和长时间的存在垫资。因为摆不脱垫资的困惑,也就难以解除拖欠的压力。此外,5%的质量保证金即使在没有任何质量问题,要完成取得最快要在工程竣工验收后俩年。由此可见,在不含企业管理费用的情况下,平均8%的项目利润能现金转回的时间之长,是造成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重要因素。

1.2资金管理水平低、使用效益差尽管每个企业都可能制订了资金使用计划和各项费用开支计划,但多数企业不能做到按计划控制,导致计划的可操作性差,有的甚至将计划束之高阁,形成计划与实际的严重脱节,使企业的资金管理变得盲目,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其原因有两方面:客观上因受市场经济等因素影响,有许多意想不到但又必须支出的项目,增加了各种费用的实际支出数;主观上却是管理人员没有切实有效地抓好计划控制这一关键环节。

1.3供货商信用条件较高,不能与业主拨款配套工程项目材料费支出一般占投资的50%左右,且项目新上场一般会新购置部份施工设备,材料及设备供货商都更注重资金的周转效率,现款支付或最长20天的信用条件最为长见,这与建设单位常见的一个月后计量的时间有较大的差距,造成施工企业的资金在夹缝中流转,无形加大了短期资金缺口。

2加强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措施

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外因,目前企业自身很难控制。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加强施工企业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是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如何加强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控制,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2.1从管理机制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资金预算管理施工企业要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审批、监督、考核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预算范围由单一的经营性资金收支计划,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全面资金预算。预算主体包括企业内部各独立核算单位。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资金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各个环节现金流的监督与控制,也就是对施工生产、任务承揽、设备购置和基建投资等过程的现金流采用预算管理和定额考核,实行动态监控,量化开支标准。在编制资金预算时,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将营运资金区分为生产经营资金和非生产经营资金。生产经营资金包括承揽任务、项目施工和正常管理费所需资金,是保证生产经营的必需资金,应按照企业内部各个所属单位年度、月度计划,统筹调配,保证这部分资金供应,不得挤占或挪用。非生产经营是跟生产经营相对联系不太紧密的资金,这部分资金须本着节俭、必须、适度的原则,力求压缩总额开支。

2.2从监控制度上,进一步加强资金周转各环节的可控性这是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补充。企业要树立“钱流到哪里,管理、监控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各个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施工企业监控的重点应包括:一是资金收入方面,应收款项是否应收未收或缓收;在建项目资金是否及时回笼;已完工项目是否及时撤场;处置资产的审批及款项收回等,当期的实际资金收入与预算收入差异及原因。二是资金支付方面,应付款项是否存在支付风险;大额资金的立项、审批、支付是否合规;当期的实际资金支出与预算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2.3从技术手段上,灵活运用资金结算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施工企业应立足工程项目高度分散的现实,探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做法,积极规避财务风险。一是建立、完善内部结算中心制度,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及时调剂余缺。建立结算中心制度,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实现了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对分支机构做到了“你的钱,我看着你花”。结算中心一个口径对银行,下属单位除保留日常必备的费用账户外,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可以发挥结算中心汇集内部资金的“蓄水池”作用。资金结算中心可以提高资金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健性,通过结算中心,对成员单位分散的资金集中管理,统一筹措、协调、规划、调控,有利于加强内部管理,及时掌握资金流向,有效地监督和控制所属单位的业务运作。

2.4从经营理念上,瞄准目标市场,找准市场定位,强化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意识资金管理的范畴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经营理念上,企业必须细分市场,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发挥企业的优势,从源头加强控制,科学合理地筛选投标项目,而不是饥不择食,不分良莠,有项目就跟踪,见标就投。另外要从支出上加强控制,中标的项目必须强化全员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消灭亏损项目,配合以上各项措施走精细化管理的路子。综上,施工企业要适应市场竞争,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保证企业资金流的良性循环。在资金管理上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从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入手,努力使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状态,优化资金结构,盘活沉淀资金,加大监控力度,规避资金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2.5从资源配置上,增加控制专项设备的购置。为了满足工期和质量的要求,施工单位购置部分配套和急需的专项设备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要切合实际,不能盲目购买以免造成重复和浪费。另外,企业还可根据市场现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实力对本企业合理定位,分析比较购置与租赁成本,合理利用资金资源。

随着我国施工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施工企业资金管理改革迫在眉睫,如何有效的加强资金管理成为摆在眼前的重要问题。我们应该看到,每一次的改革都会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改革中,我们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裹足不前,我们应该规范资金管理,明确资金筹集、管理、使用的责任分工,把好资金进出关,遵循“满足市场、管理有序、提高效率”的基本原则,逐步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促进施工企业在新形势下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