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 1

小儿腹泻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严红冉

严红冉(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67000)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近年来由于预防方法的不断改进,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下降。我们对126例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分析腹泻原因,旨在减少小儿腹泻发病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6月至2011年11月我科收治腹泻患儿126例,其中男75例,女51例,年龄2个月~4岁,其中6个月~2岁,住院时间2-14d。

1.2方法

1.2.1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及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多,因此,在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时,易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再说小儿的机体防御功能也较差,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胃内酸度均较低,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差。人工喂养的小儿由于不能从母乳中得到相应免疫力,加上食物、食具易被污染等因素,其发病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者。肠道内感染性腹泻由于发作快,病症严重,对于小儿的健康甚至生命都会造成栩当大的威胁,所以要想避免这种危害关键就在于正确预防。不洁净的人工喂养是造成肠道内感染性腹泻的最大原因。所以,我们首先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但能帮助小儿远离腹泻隐患,还能增强小儿对各种病菌的抵抗力。但需注意,母乳喂养的母亲在喂奶前同样也要先清洗乳房,一般用温水洗净即可。如果实在缺乏母乳喂养的条件,那就只能严格控制病菌可能接触小儿的机会了。牛奶和奶具,还有小儿使用的衣物等,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必须严格消毒,如煮沸消毒,或用诸如“滴露”等消毒清洗液部是不错的办法。如果条件许可,可用专为小儿喂养用具和衣物设计的消毒清洗液来分类消毒。对于家中任何可能接触到小儿的人,都必须非常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当自己身体不适时更要远离小儿。

1.2.2避免腹泻的预见性护理

对于母乳不足或缺少母乳的情况下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喂给米糊、粥类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初出生至3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可吃牛奶或豆浆补充,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增强体质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等感染各种疾病;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小儿腹泻。慎用抗生素,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而加重腹泻。如需用抗生素,必须遵照医生的处方使用。

1.2.3健康教育防止腹泻复发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整体护理的全过程。小儿患了腹泻后不仅家长着急,也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小儿腹泻在经过治疗痊愈后,要给予出院健康教育以防止再次腹泻。首先指导合理喂养,防止过食、偏食和饮食结构突然变动。次之是指导家属给患儿少吃生、冷、硬食物,如冷饭、冷冻食品,油条等。培养小儿良好卫生习惯教育儿童饮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注意食物新鲜、清洁,避免肠道内感染。再者是要增强小儿体质预防腹泻疾病发生,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者及早治疗。当小儿户外活动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受凉或过热,按时进行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

1.2.4预防小儿腹泻的方法

母乳喂养可防腹泻,尤以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除(患有严重的肝、肾、心脏病及急、慢性传染病)外,均应提倡母乳喂养。小儿腹泻大多起病很急,频繁腹泻会使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素迅速丢失,造成急性脱水。在家中家长发现小儿腹泻应该先给小儿口服补液,可以减轻小儿腹泻程度,给小儿到医院救治赢得时间,可在500毫升开水(或米汤)中,加入20克白糖(两平匙)和1.75克食盐(半啤酒瓶盖),做成口服补液。由于腹泻的孩子对液体的需求量比平时增加,所以在一开始时就要鼓励孩子多饮。小于2岁的孩子每次腹泻后可补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摄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岁者,尽量多饮,每天摄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预防小儿腹泻脱水。若孩子腹泻严重并且出现脱水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在途中应不断补充口服液体。

2结果

通过对126例小儿腹泻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减少小儿腹泻复发率和发病率。

3体会

小儿腹泻预防护理的内容较多,需要护理人员有较广的知识面、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了解患儿腹泻的原因,才能给予患儿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