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鲁家兴

鲁家兴湖南省浏阳一中艺术学校410300

【摘要】核心素养,是各方面能力的一种内化体现,即是说是学生将能力与知识真正转化为自身所有后所体现出的综合水平,决定着每个学生各科学习的成果,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核心要素。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具备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发散思考能力等必要的核心素养,才能够跟上学习的进度。为此文中将展开针对性的分析,作为教学优化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教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10-166-01

一个人的核心素养,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学习的习惯、态度、效率等,在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亦是如此,教师要确切提升教学效率,就要以此为基础展开思考,分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文中将展开进一步分析,以促进教学优化,让教师更快达成教学目标。

一、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分析

(一)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要的基础能力之一,也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强化目标之一,这一能力的体现,决定着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最终成果,所以为了确保学生的这一能力得到强化,教师必须要首先意识到强化这项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是学生素养提升的冲刺时期,之后学生的认知体系会逐渐开始定型,再去强化为时已晚。但是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并未意识到这一素养的重要意义。

(二)发散思考能力

发散思考能力是摆脱思维局限向多个方面去思考的能力,是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环,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亦是如此。数学课题并不是始终都只有一个答案,只有一种解题思路,很多时候需要突破当前去思考,去寻找不同的可能性,否则很容易被困在思维误区当中无法走出,也很难找到最终的答案。可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散思考能力亦是必要的,但是教师已经习惯于照本宣科,所以要有新的突破,要确保学生的发散思考能力得到强化,就需要突破当前去思考。

(三)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

我们刚开始学习走路,需要他人的搀扶帮助,但是在我们已经能够站立,并且不依靠他人的搀扶向前走时,即便不熟练,即便会跌倒,也要开始逐渐熟悉依靠自己的力量行走。数学知识的学习亦是同理,在初中阶段之前的教学阶段,如果是学生需要依靠教师的全方位指导去完成学习过程的时期,那么在初中阶段,便是学生开始习惯摆脱依赖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时期,这样才能在后续的学习阶段跟上教学进度。但是受到应试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主导课堂,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进一步强化学生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的提升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初中阶段亦是如此,这是教师必须意识到的现实。所以为了让学生的计算能力真正得到强化,教师必须要更加重视对于学生计算能力基础的强化,这样学生才能在这一阶段,以及后续的学习过程中真正跟上学习进度,得到理想的学习成果。为此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实际需求,去合理改革教学思想及教学方式。首先必须要帮助学生养成计算的习惯,即是说对于数字、符号等与计算相关的要素,要具备更强的敏感度。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商品目录及传单去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商品体现出的价格去进行计算,并且针对套餐的价格进行核算,例如计算套餐商品价格与产品原价的比率,甚至可以自主规划套餐,这样的引导会让学生摆脱计算很枯燥无趣的既定印象,开始体会到计算的有趣之处,并且摆脱计算你的局限,在见到数字、符号及相关文字描述时能够迅速反应,并且开始计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学生不习惯计算,那么数学学习要得到进展是并不容易的,而习惯了计算,便会更加敏感,也会逐渐摆脱对于数学计算的负面情感[1]。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考能力

许多问题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也并不是只有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数学科目的知识亦是如此,往往要摆脱局限,探索各种可能性,才能得出最终的答案。所以教师如果始终以应试思想去思考,限制了学生的知识探索,以一个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必然是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人的学习过程,伴随着错误的不断出现,是一个自我认知与自我强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可能性,无论对错,其存在都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不经过探索的学习,并不具备实际意义。所以教师必须要允许学生思考不同的可能,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实际意义,而不是盲目的被教师牵引,完全能摆脱自我,这便是发散思维。为了让学生有自由思考的空间,教师必须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评价语言,要允许学生出错,鼓励学生对一道题目,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才能让学生摆脱束缚。例如在讲题时提问学生,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后,教师不妨先不谈对错,而是询问学生,是否想过其他的解题思路,或者是否有其他可能的答案,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能够让学生不再局限于当前,多迈出一步去思考,会有更多发现[2]。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与习惯

自主学习是任何科目知识学习的最高境界,依靠他人的引导,难以获得持续提升。只有具备自主意识的人,才能真正开展更深入的学术探索,真正得到知识。所以教师必须要在初中阶段让学生摆脱依赖状态,学着依靠自身的学识与能力去找寻问题的最终答案。为此教师必须要将课堂的更多时间交还给学生,并且突破时间与空间局限,让学生在课下时间自主进行学术探索。例如在课上,教师完全可以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一期间可以询问教师,但是教师只能给出间接的提示与引导,不能马上直接给出答案,并且可以进行趣味性的课堂设计,将数学课堂设计成不同的情境,实验研究室、侦探解密现场、寻宝现场,将数学课题设置为不同的关卡,学生感受到氛围的变化,自然会更积极的投入其中自主的进行探索[3]。

结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决定着学生各个阶段各个科目的学习成果,初中数学科目亦是如此。为了确保教学成果,教师必须要意识到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知识学习的影响,并且积极进行强化,才能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在初中阶段得到大幅强化,自信面对未来的学习。

参考文献:

[2]朱丹晓.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四卷)[C].:,2018:4.

[3]肖常定.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C].:,2017:3.

[4]陈遵志.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