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10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1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100例疗效观察

胡瑞

胡瑞(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15004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0-0181-02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青霉素和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50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60%。结论学针灸治疗可使面神经产生兴奋,增强肌肉收缩,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局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改善受损面神经和面肌营养状况,促进面神经炎的消除和水肿的吸收,从而有利于受损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针灸周围性面瘫疗效

周围性面瘫多因感受风寒或病毒感染引起面神经或周伟小血管痉挛,使该处面神经受阻、缺血、水肿、神经功能失去传递而致。我院近年来采用针灸治疗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5.6岁;对照组50例,男性4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5.2岁,病程2h~2年。

1.2诊断依据患侧额纹消失,眼裂扩大,眨眼功能消失,鼻唇平坦,口角歪向健侧,患者不能鼓腮,喝水时口角流水,进食时食物滞留在颊部或舌前2/3,味觉减退,无耳聋、耳鸣、重听。

1.3治疗方法治疗组: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取穴有别,初期因卫外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发病1周以内,邪气盛,正气较足,治疗宜采取泻法,主穴取手足阳明经;四白、地仓、下关、合谷等穴;配穴取手少阳经;风驰,翳风等穴;针法宜采取浅刺。中期风寒表征已解;多为气血瘀滞的症状,时间为7~15d,主穴去患侧攒竹透鱼腰穴,丝竹空透下关,地仓透颊车,合谷取健侧,配穴随症加减,如肝肾阳虎者或肝阳上亢者加太溪、太冲,体虚加足三里取穴;针法宜提插捻转补法。后期为恢复期,应平补平泻,时间为15~35d,每次针刺在前两阶段的主配穴的加减,可配合局部艾灸,强身健体,促进面瘫逐渐恢复。对照组:静点青霉素800万单位加入地塞米松15mg1日1次静点,7~10d激素减量至停止,配合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mg,1日1次肌注。

2疗效观察

2.1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眼睑闭合良好,额纹及鼻唇双侧对称,其他面肌功能恢复,显效:自觉症状消失,临床症状改善,面肌功能基本恢复;有效:自觉症状改善,遗有不同程度面功能障碍;无效:自觉症状改善,存在面肌功能障碍。

2.2治疗结果治疗组160例,治愈84例,显效40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140例,临床治疗60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56例,总有效率6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

2.3疗效分析主要症状缓解,面肌功能基本恢复,治疗1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缓解率分别为71.2%和24.2%;治疗2周后分别为92.5%和59.4%。自觉症状消失,临床症改善,面肌功能完全恢复,治疗1mo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8.4%~46.3%。

2.4随访结果3mo后,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分别为1.6%和8.9%(P<0.01),两组复发率有显著差异。

3讨论

中医认为周围型面瘫是风邪阻络,经气不适,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治疗上通过针刺具有调整阴阳、扶助正气,加上艾灸活血化瘀,开合毛肌等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多经穴位透穴可使脏腑与经络,经络与经络、腧穴与腧穴之气的经气行以沟通交融,营卫气血以流通疏浚,增强经络之间的联系,使多径之间同时得气,扩大针刺治疗范围,提高针刺治疗效果,从而获得速效,加速病情好转。西医认为周围性面瘫即面神经麻痹,其病因多数学者认为有两种可能:即面神经本身的营养障碍引起神经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所致麻痹;另一种是由于面神经周围组织外伤,炎症所引起的局部腧穴,压迫及炎症波及面神经所致,亦有因茎乳内骨腆炎致使面神经受伤或血液循环障碍,致使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的病理变化主要是水肿、变性,久治不愈则出现萎缩。而西医的治疗主要从抗炎及营养神经为主,缺乏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观点。

中医认为面瘫是因机体正气内虚,外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致。本病现代医学又称面神经炎,使用针灸治疗可使面神经产生兴奋,增强肌肉收缩,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局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改善受损面神经和面肌营养状况,促进面神经炎的消除和水肿的吸收,从而有利于受损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